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背景下《三湘都市报》的报网融合
【6h】

新媒体背景下《三湘都市报》的报网融合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缘起

第一节 《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出现的背景

一、报网融合的时代背景

二、报网融合的经济背景

三、报网融合的技术背景

第二节 《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的动因

一、扩大读者群

二、满足广告客户需求

三、提升媒体品牌

第三节 《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的历程

一、报网融合的媒体构成

二、《三湘都市报》走向报网融合

第三章 《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的举措及成效分析

第一节 《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的创新之举

一、体制创新:主动对接市场

二、机制创新:改革管理方式

三、内容创新:“中央厨房”式内容生产

四、营销创新:“一二三四”式整合营销

第二节 《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的实践成效

一、从媒介角度看报网融合的成效

二、从受众角度看报网融合的成效

第四章 《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的不足及对策

第一节 《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存在的不足

一、存在体制观念壁垒

二、缺少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内容产品缺乏引导力

四、记者角色单一

第二节 弥补《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不足的措施

一、建立信息中心

二、提升报刊内容权威性

三、提高网站内容产品质量

四、打造全能型传媒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对传统媒体构成威胁,传统媒体报刊正逐渐边缘化。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在他看来,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新媒体凭借其在传播信息上的便利性和快捷性成为了人们平时阅读新闻、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传统媒体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与新媒体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报刊的整体发展现状令人担忧,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报纸消亡论”的论断。多元传播格局的形成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报网融合成为我国媒介传播方式的一种新形态。传统媒体试图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2009年是我国新媒体发展非常迅速的一年,也是中国报网融合深度推进的关键一年。《三湘都市报》作为湖南本土的都市报,在报网融合方面做了初步尝试。2009年3月3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将旗下《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和湖南现代每天传播网进行整合,开启了《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的征程。
   本文以传播学、营销学和传媒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对《三湘都市报》的报网融合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三湘都市报》的报网融合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出现的。新媒体的发展是其出现的时代背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媒体面向市场、追求经济效益是其出现的经济背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是其出现的技术背景。在这种背景下,扩大读者群、满足广告客户需求、提升自身品牌是《三湘都市报》走上报网融合的动因。《三湘都市报》报网融合后,分别在体制、机制、内容和营销四个方面进行融合创新,创新举措在媒体和受众两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三湘都市报》在报网融合的进程中也凸显出了诸多问题:存在体制观念壁垒;缺少公信力和权威性;内容产品缺乏引导力;记者角色单一。针对这些不足的可行性建议有:建立信息中心;提升报刊内容权威性;提高网站内容产品质量;打造全能型传媒人才。研究《三湘都市报》的报网融合,可以为新媒体背景下都市报刊报网融合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