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6h】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4 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2 消费信贷的经济学分析

2.1 消费信贷的涵义与特点

2.2 消费信贷的理论基础

2.2.1 消费行为理论

2.2.2 均衡分析理论

2.2.3 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理论

3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现状分析

3.1 消费信贷规模

3.1.1 整体规模

3.1.2 城乡对比

3.2 消费信贷结构

3.2.1 业务品种类型与分布

3.2.2 城乡差异

3.3 消费信贷环境

3.3.1 消费信贷机构

3.3.2 市场受理环境

3.3.3 消费信贷约束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理论分析

4.1.1 需求方的影响

4.1.2 供给方的影响

4.2 实证分析

4.2.1 样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4.2.2 实证研究及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政策建议

5.1 提高消费信贷普及度,改变居民消费信贷观念

5.1.1 调整城乡居民融资偏好

5.1.2 完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5.2 改善收入状况,提高居民的消费信贷能力

5.2.1 提高城乡居民即期收入水平

5.2.2 提高农村居民预期收入水平

5.3 改善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环境

5.3.1 培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消费信贷体制

5.3.2 优化农村个人信用信息环境

5.4 完善农村监管机制,降低消费信贷成本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消费信贷是社会经济和货币信用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银行或者其他类专门机构开办的用于自然人消费的贷款。与生产信贷不同的是,消费信贷的目的是提高居民的即期消费水平、平滑其一生收入和消费的一种贷款形式,它必须以居民的未来收入作为担保。因此消费信贷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优化居民的跨期消费与储蓄活动,实现其个人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最优;另一方面是带动汽车、房地产、旅游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当前提倡通过扩大内需来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消费信贷是提升需求、发展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现有研究大都集中于从理论上研究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从实证上研究消费信贷与消费及GDP的关系、消费信贷的风险状况,忽视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城乡差异。城乡消费信贷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应该如何克服这种差距?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已有研究无法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指导。
  基于上述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不仅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而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城乡消费信贷的现状、导致城乡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是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共同影响造成的,其中需求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信贷能力、消费信贷观念的差异,供给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信贷环境和消费信贷成本差异,具体表现为年龄、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支出、收入预期、、借贷便利程度、居民拮据时融资偏好及借贷成本等因素对城乡消费信贷影响之间的差异。2.这些因素具体是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的呢?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城市居民能否成功取得消费信贷与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支出、居民融资偏好显著正相关;与年龄、收入预期、贷款成本和贷款便利程度的相关程度并不显著。(2)农村居民能否成功取得消费信贷与收入预期、贷款便利程度和拮据时融资偏好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和家庭年收入显著负相关,与教育水平、家庭年支出水平的相关程度不高。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来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的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