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研究
【6h】

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传播背景及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传播背景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媒介环境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发展概况

一、新闻图像种类多样

二、新闻漫画数量变化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内容分析

第一节 报道题材分析

一、题材结构全面化的探索

二、政治题材稳定存在

三、不同题材报道的区域侧重不同

第二节 报道区域分析

一、1955年前后的定位变化

二、报道区域全覆盖的必要性

第三节 报道性质分析

一、负面报道居多

二、题材不同,报道性质有别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来源与形式分析

第一节 漫画来源渠道

一、自有创作队伍为主力

二、多种引用渠道作补充

第二节 版面组织安排

一、稿件安排方式

二、多样化编辑手段

三、漫画创新形式

第三节 稿件编排形式

一、独立编排

二、组合编排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的反思和启示

第一节 不足与教训

一、过浓的宣传色彩

二、偏颇的议程设置

三、直白的说教话语

四、模式化的报道方式

第二节 对当下新闻漫画的启示

一、重视信息,凸显新闻漫画的独立性

二、关注社会,加强新闻漫画的评论性

三、拓宽思路,探索新闻漫画的宣传艺术

四、贴近生活,丰富新闻漫画的报道内容

五、利用新媒体,创造新闻漫画的新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诞生于建国初期,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中逐渐成熟起来。随着社会变迁,新闻漫画在内容、来源和形式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变革。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在宣传鼓动、信息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当下新闻漫画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诸多启示。
  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漫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报道题材上,形成了“政治经济题材为主导,社会文化题材作辅助”的报道模式。报道区域上,完成了由国内报道为主到国内外报道并重的转变。在报道性质上,凸显了批判揭露的态度。在漫画来源方面,《中国青年报》不仅拥有一支自有的漫画创作队伍,而且广泛引用来自不同渠道的漫画作品,牢牢掌握了话语权,保证了新闻漫画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在版面配置上,大部分新闻漫画刊发在第四版,少数重要性强的漫画刊登于头版。在稿件编排上,《中国青年报》采用了新闻漫画独立编排和组合编排“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新闻漫画的传播优势,实现了新闻漫画与其他报道形式间的优势互补。
  但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并非十全十美,它受到现实环境的限制,出现了一些不足,例如:宣传色彩过浓、议程设置偏颇、说教话语直白、报道方式模式化。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漫画的发展步伐。即便如此,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青年报》新闻漫画仍然为当下新闻漫画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验和教训。当下的新闻漫画应该凸显独立性、评论性,探索科学化的宣传艺术,丰富报道内容,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新闻漫画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