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效果评价
【6h】

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2.理论视角

2.1 新制度主义

2.2 新制度主义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3.研究设计

3.1 基本概念与变量界定

3.2 研究假设

3.3 资料来源及样本情况

3.4 资料处理

4.住房民生状况

4.1 住房民生的客观水平

4.2 住房民生主观满意度

4.3 本章小结

5.影响住房民生的制度分析

5.1 房地产调控政策历程以及效果

5.2 住房保障制度发展过程及效果

5.3 住房民生的制度性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简要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住房民生工作的目标,但当前住房民生的现实依然严峻。我国住房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住房制度对住房民生有着深远影响。那么,我国的住房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效果如何?住房制度的哪些因素影响着住房民生?如何进一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来保障和改善住房民生?准确把握上述问题是突破当前住房民生困境的关键,也是本研究的中心问题。
  在对湖南省的长沙市、郴州市和邵阳市的330名城市居民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获得如下发现:(1)在住房民生状况方面,四成城市居民需要通过市场或者政府保障来获得合适的住房;超过七成的租房者者需要从市场中获得租住房源,公务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倾向于从公共住房资源中获得租住房源;城市居民现住住房面积偏小,有超过35%城市居民现住住房的内部配套不完整,近40%的城市居民的住房外部配套“不太便利”或者“非常不便利”;超过四成城市居民对现有住房状况满意度偏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住房满意度相对较高;城市居民对现住住房的各项条件的主观满意度均不容乐观,其中以“住房面积”的不满意度最高。(2)在住房制度的效果方面,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一般,处于中等水平;住房保障制度效果一般,处于中等水平。(3)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住房民生的影响方面,房地产调控政策前后越一致,城市居民的住房满意度越高;房地产调控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度越高,住房满意度越高;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越公正,城市居民的住房满意度越高;当地政府越依赖于房地产企业、越依赖于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土地财政收入,越与房地产企业结成利益联盟,城市居民的住房满意度就越低。(4)在住房保障制度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方面,不同住房保障制度之间一致性程度越高,城市居民的住房满意度越高;住房保障制度参与度越高,城市居民的住房满意度越高;住房保障制度的越公正,城市居民的住房满意度越高;政府对能带来财政收入的房地产企业依赖程度越高,城市居民的住房满意度就越低;城市居民越是认为住房保障制度就是政府要为他们提供有产权的住房,他们的住房满意度就会越低。
  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要通过将住房制度提升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战略层面、完善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住房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来完善我国住房制度顶层设计。第二,要通过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第三,要通过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准入、退出机制以及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公众参与机制、第三方核查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