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哈河下游起沙风天气条件下谷坡的风速脉动特征研究
【6h】

老哈河下游起沙风天气条件下谷坡的风速脉动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测风仪器

2.2.2 观测时间与地点

2.2.3 数据处理

3 老哈河下游地区起沙风特征

3.1 引言

3.2 数据与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起沙风风速

3.3.2 起沙风风向

3.3.3 输沙势

3.4 小结

4 老哈河下游背风侧(上风向)谷坡的风速脉动特征

4.1 观测点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平均风速

4.2.2 风速脉动

4.2.3 风速脉动强度

4.3 小结

5 老哈河下游迎风侧(下风向)谷坡的风速脉动特征

5.1 观测点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平均风速

5.2.2 风速脉动

5.2.3 风速脉动强度

5.3 小结

6 老哈河下游两侧谷坡的风速脉动特征比较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风是塑造风沙地貌形态的基本营力,而引起沙粒运动的风几乎都是湍流的,各点的流速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脉动,揭示风速脉动规律是进一步研究风与沙粒输移的理论基础。本文在统计分析老哈河下游地区2006-2013年起沙风特征的基础上,利用2013年春季对老哈河下游两岸谷坡的实地风速观测数据,对该地起沙风天气条件下谷坡的风速脉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加深对风力与河谷谷坡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进而为弄清该区河岸沙丘带的形成过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春季(3-5月)是老哈河下游地区的主要风沙活动期。在风沙活动期间,起沙风风向以WNW、NW为主;输沙势(DP)为70.50VU;合成输沙势(RDP)为37.89 VU,属中风能环境;合成输沙方向(RDD)为108.3°;方向变率指数(RDP/DP)为0.54,为中比率,对应风向变率为中等,属锐双峰风况。
  (2)老哈河下游背风侧(上风向)谷坡风速脉动特征:坡顶除在0.25 m高度受沙粒跃移运动的显著影响外,风速脉动值和强度都随着距地表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其最大脉动值为4.04 m·s-1,风速脉动相对值(阵性度)基本稳定。背风坡脚因谷坡地形突变使气流分离,产生“二次流”,风速脉动值和相对值(阵性度)都不稳定,风速脉动强度随着距地表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其最大脉动值为2.98 m·s-1。坡顶的风速脉动值和强度都大于背风坡脚坡,但风速脉动相对值(阵性度)小于背风坡脚。
  (3)老哈河下游迎风侧(下风向)谷坡风速脉动特征:迎风坡脚和坡顶的风速脉动值都随着距地表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其最大值为4.49 m·s-1。其风速脉动强度基本一致,都随高度增加逐渐增大。在0.5m高度以上,风速相对脉动值(阵性度)基本稳定,但坡顶的阵性因谷坡的干扰而相对减弱。
  (4)通过对老哈河下游两侧谷坡风速脉动特征比较发现,在起沙风天气条件下,河谷谷坡的风速脉动值很大,理应重视。在一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河谷谷坡风速脉动除与固有的气流涡动扩散相关外,还深受下覆地表沙粒运动、植被状况,特别是谷坡地形变化引起的谷坡表面气流变化的显著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杨林;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自然地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韩广;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风;
  • 关键词

    起沙风; 风速脉动; 大气环流; 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