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另一种中国当代雕塑史-1995-2015年《雕塑》杂志研究
【6h】

另一种中国当代雕塑史-1995-2015年《雕塑》杂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雕塑创作

第一节 具象雕塑

第二节 写意雕塑

第三节 抽象雕塑

第二章 雕塑史论

第一节 雕塑的“前文本”和“前过程”——雕塑过程美学

第二节 中国古代雕塑的“潜理论”和“线意志”——民族传统雕塑新论

第三节 “超象的言说”及“过程的意义”——抽象雕塑论

第四节 “反城市”的城市雕塑——城市公共艺术论

第三章 雕塑产业

第一节 国际雕刻艺术节

第二节 “中国20强雕塑企业’’的评比

第三节 雕塑产业的现代转型

第四章 雕塑教育

第一节 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第二节 美术学院雕塑教学体系探寻

第五章 雕塑交流

第一节 走出去——中国雕塑家代表团的出访

第二节 引进来——国外雕塑名家的推介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相关目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雕塑》杂志是目前世界上两大雕塑专业刊物之一(美国的《SCULPTURE》和中国的《雕塑》)。它自1995年1月创刊至2015年1月,踏着时代的脚步并顺应社会的发展,公正而又充分地展露了20年来中外雕塑艺术在观念和形式上所进行的前所未有的拓展。20年的《雕塑》杂志见证了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状况。本文以20年《雕塑》杂志为研究对象,试图开启一扇窥探当代雕塑艺术的独特窗口,以洞悉20年中国当代雕塑界所面临的文化问题与学术内涵,从而引发人们思索另一种雕塑史的叙述模式,从而全面深入地领略到当代雕塑史的独特风采。
  论文在系统梳理当代雕塑研究的泛化模式、统揽模式、团块模式、个案模式、生物模式、文化模式和哲思模式等七种类型之后,深刻地意识到以往雕塑史写作的片面性,因而力求多元呈现与“双轨”分析的统一、散点考察与综合论述的结合,完全打破原有雕塑史的叙述模式,以建构另一种当代雕塑史的写作方式,这显然有利于完善雕塑的历史叙述和拓展雕塑的理论空间。
  论文主体由五部分组成。先以具象雕塑、意象雕塑和抽象雕塑为主探讨中国当代雕塑的创作状况。继而改变过去雕塑史以雕塑创作为纲目的传统思路,别开生面地归纳了20年来雕塑史论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雕塑的“前文本”和“前过程”(雕塑过程美学)、中国古代雕塑的“潜理论”和“线意志”(民族传统雕塑新论)、“超象的言说”及“过程的意义”(抽象雕塑论)和“反城市”的城市雕塑(城市公共艺术论)。它们昭示出中国当代雕塑史论研究的新思维。在考察雕塑产业时,主要围绕国际雕刻艺术节和“中国20强雕塑企业”的评比这两个关键事件,以凸显目前中国雕塑产业发展的生命力。与雕塑产业一样具有活力的是中国雕塑教育的拓新。20年来,中国雕塑教育模式不再局限于“法国模式”和“苏联模式”,逐渐走向多元化,并逐步形成中国特有的雕塑教学体系。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和美术学院雕塑教学体系建构可谓是近20年来中国雕塑教育的亮点。论文最后还就“走出去”——中国雕塑家代表团的出访以及“引进来”——国外雕塑名家的推介两个方面展露了中外雕塑交流的互动。
  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美术史绝不是单一的、平面的。任何人对于历史的看法和解释都各不相同,这些看法和解释又都丰富了历史本身,即乔治·库布勒提出的“连接性回答”,它们之间又都能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从而重构了以往的历史,形成一种开放的、面对将来的历史言说。雕塑艺术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也是十分复杂的。因此,一个开放的雕塑史,应该是各种方法和理论并存且具有互动意义的雕塑史。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论文写作的动机和意义就是以20年的《雕塑》杂志研究,来探索和思考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历史的全新模式,从而形成一种开放的、多元的的另一种中国当代雕塑史。

著录项

  • 作者

    黄娅婷;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美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滕小松;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309.2;
  • 关键词

    《雕塑》; 学术内涵; 历史叙述; 当代文化;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48:03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