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茵栀黄保护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及其调节胆酸代谢活性的靶向筛选
【6h】

茵栀黄保护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及其调节胆酸代谢活性的靶向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肝损伤及其病征指标

1.2 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

1.3 茵栀黄注射液及其单体成分对肝脏保护作用

1.4 中药复方与细胞色素p450酶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茵栀黄单体成分抗胆汁淤积型肝损伤药效及药代靶向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绿原酸对胆汁淤积型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栀子苷对胆汁淤积型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茵栀黄是由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等草药配伍而成的传统中药复方制剂,长期以来被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及肝疑难疾病。在东亚国家,茵栀黄被广泛地用于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但其活性成分、药效机制以及药代调节作用尚不清楚。因此,对茵栀黄的护肝药效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要。
  本文通过构建小鼠肝内胆汁淤积模型,探讨其药效学的具体作用机制。发现单体组分绿原酸和栀子苷可以通过抑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和核因子kappa-B(NFκB)两条炎症信号通路,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发挥肝脏保护作用。另外,本文还对茵栀黄的单体成分对细胞色素酶系(CYP450s)的蛋白表达调控进行了筛选试验,为复方中药的药效活性评价及多层次表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部分的研究工作:
  1.茵栀黄保肝活性与药酶表达的靶向筛选:构建ANIT诱导急性小鼠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对茵栀黄注射液中主要单体成分(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滨蒿内酯)进行初步药效筛选,通过观察小鼠活动状态、表型、生化指标及病理学分析,发现绿原酸和栀子苷具有对抗ANIT型胆汁淤积的效果。另从药物代谢角度,筛选测试单体成分对CYP450相关酶系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茵栀黄注射液中的单体成分引起CYP2B和CYP2C表达增加,在临床使用时,可能会导致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其它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绿原酸肝保护作用机制探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对炎症相关、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其与调节炎症因子有关,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可通过STAT3和NFκB两条通路发挥作用。
  3.栀子苷肝保护作用机制探讨:采用Q-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对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STAT3和NFκB两条炎症通路参与栀子苷的护肝、利胆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