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创作
【6h】

论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创作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论

一、布莱希特作品概述

二、国内关于布莱希特的研究状况

三、论文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产生背景及意义

第一节 “叙述体戏剧”产生的背景及溯源

一、时代发展需要与时局紧迫性

二、对古典戏剧庸俗化趋势的强烈反叛

第二节 “叙述体戏剧”的社会功能及意义

一、传播思想

二、寓教于乐、情理合一

三、平等的对话性交流

第二章 “叙述体戏剧”的理论核心——“间离效果”

第一节 “问离效果”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一、“间离效果”的理论来源及价值诉求

二、“间离”理论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间离效果”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情节再现的历史化

二、抽象虚拟的寓意化

第三章 “中断式”的叙述语法

第一节 巧设叙述者

一、歌手、乐队的出现

二、剧情预告

三、内心独白

第二节 蒙太奇式的组合拼接

一、片段式的拼接

二、对比蒙太奇的运用

第四章 独具新意的人物塑造与语言风格

第一节 多样的人物塑造形式

一、用真实的矛盾表现性格

二、把人的本性当作可改变的来表现

三、在时代中呈现人物

第二节 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内在力量

一、评论性台词的哲理内涵

二、批判性台词的揭露力量

三、荒诞、滑稽的戏剧语言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布莱希特,是二十世纪西方戏剧史上一位颇具独创性与颠覆性的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其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叙述体戏剧”理论构想和创作实践带有强烈的革命性倾向,推翻了传统戏剧在演剧中的“第四堵墙”,瓦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戏剧艺术的控制与遮蔽,开辟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戏剧艺术的新纪元。
  二十年代的德国社会充满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此时资产阶级剧院里的“靡靡之音”,让布莱希特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戏剧形式的全面革新来反映当下最真实的社会冲突与社会风貌,来诉诸人们的理性思考,来打破人们对生活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布莱希特主张以“间离效果”为核心,将叙述性、评论性因素引入剧本创作;以矛盾对立为原则,将戏剧结构由紧凑封闭的整一性转化为松散跳跃的多样性;同时以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为指导,将世界呈现为运动、变化、可施加影响的,从而揭示入与社会之间的真实关系,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发展趋向,实现戏剧艺术传播思想、改造世界的社会功能。
  本文试图运用文本分析法,结合具体作品,采取多维视角对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视域下的理论体系及剧本创作特点进行梳通和整理;对认识论指导下的“叙事体戏剧”的美学思想、方法论意义及“间离效果”的具体应用进行实例论述与总结。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释和分析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产生背景及其艺术理论上所包涵的方法论意义,并客观把握该思想体系的进步性,总结该体系艺术功能所产生的社会作用与历史价值;第二章对“叙述体戏剧”理论核心“间离效果”的概念、理论来源、辩证关系、价值诉求进行探究与追溯,实例论述“间离效果”作为艺术手段在创作中如何达到对基于统治性和强制性基础上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控诉与间离,如何将戏剧的假定性从无意识领域提高到有意识领域,如何表达一种批判态度,突破自然主义描写个人遭遇和家庭生活的藩篱;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剧本的叙事结构和艺术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系统分析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在创作中采用的系列手法技巧和表现策略,并结合作品举例说明布莱希特如何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等人的科学方法应用到具体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既注重形式的创新,也致力于对谎言遮蔽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揭露和批判。它的出现拓宽了戏剧的边界,丰富了戏剧的表现手法,为世界戏剧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力量,推动了各国艺术家从行将就木的传统观念束缚中挣脱出来,走上戏剧创新的变革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