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伴关系团体辅导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影响
【6h】

同伴关系团体辅导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欺负行为概述

1.1.1 欺负行为的界定

1.1.2 欺负行为产生的理论解释

1.1.3 欺负行为的相关干预研究

1.2 同伴关系概述

1.2.1 同伴关系的界定

1.2.2 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1.2.3 欺负行为与同伴关系

1.3 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1.3.1 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

1.3.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1.3.3 同伴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1.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假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设计

2.3 研究工具

2.3.1 儿童欺负问卷

2.3.2 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

2.4 研究过程

2.4.1 被试一般情况调查

2.4.2 团体辅导课程实施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中生欺负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现状

3.2 心理辅导对初中生同伴关系、欺负行为的作用

3.3 心理辅导的个案报告

4 讨论

4.1 初中生欺负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状况

4.1.1 初中生欺负行为的状况

4.1.2 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状况

4.1.3 初中生欺负行为与同伴关系的关系

4.2 同伴关系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同伴关系、欺负行为的影响

4.2.1 同伴关系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

4.2.2 同伴关系团体辅导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影响

4.3 本研究中的不足

4.4 教育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欺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较弱的一方所实施的攻击。欺负行为的产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适应不良所引发,已成为校园暴力的主要来源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研究发现,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在同伴关系、移情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心理辅导可减少不良行为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本文在综述以往相关文献基础上,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前后测”设计,以卷入欺负行为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基于同伴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教育对学生欺负行为的影响与作用,以期为缓解或减少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与欺负行为的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研究选取湖南省株洲市某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各3个自然班,共303名学生进行施测调查。测量工具采用Smith编制、陈世平教授修订的儿童欺负问卷(中学版)和郭伯良编制的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分别对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同伴关系现状进行前测。在前测结果的基础上,随机确立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基于同伴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与一般教学辅导,整个教育辅导活动为期8周,每周1次,每次1节课(45分钟),而空白组则不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育活动期间邀请班主任共同参与实验组的团体辅导活动,并通过面谈对部分实验组成员进行个体辅导,同时培训多名同伴支持者进行辅助干预工作。教育活动结束后,对三组被试的欺负行为与同伴关系状况进行后测,以了解同伴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for windows19.0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1.初中生同伴关系与欺负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89,p=0.001)。
  2.同伴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前,不论是欺负行为还是同伴关系,实验组与对照组、空白组之间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男女之间则差异明显。
  3.同伴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后,与对照组或空白组相比,实验组在欺负行为和同伴关系上的得分均明显下降,二者均差异显著。
  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1.初中生的欺负行为与其同伴关系的状况关系密切。
  2.基于同伴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并降低学生之间欺负行为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