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贫困脆弱性测度与空间差异分析
【6h】

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贫困脆弱性测度与空间差异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1研究背景

1.1.2问题提出

1.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1.3.2国内研究综述

1.3.3研究述评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2研究方法

2县域贫困脆弱性测度体系构建

2.1县域贫困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2.1.1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2.1.2县域贫困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建立

2.2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县域贫困脆弱性测度模型

2.2.1熵权法

2.2.2熵权TOPSIS模型概述

2.3测度结果分析方法

2.3.1偏相关分析

2.3.2灰色关联分析

3县域贫困脆弱性实证测度

3.1湖南武陵山片区概况

3.1.1研究区范围

3.1.2自然条件

3.1.3贫困现状与特殊困难

3.2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实证测度

3.2.1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

3.2.2测度指标权重计算

3.2.3县域贫困脆弱性测度结果

4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贫困脆弱性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4.1县域贫困脆弱性空间差异分析

4.1.1县域贫困脆弱性描述统计分析

4.1.2县域贫困脆弱性空间差异描述分析

4.2农户视角下县域贫困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4.2.1县域贫困脆弱性偏相关分析

4.2.2县域贫困脆弱性灰色关联分析

4.3县域贫困脆弱性空间差异成因分析

4.3.1自然条件先天劣势加剧了农户基本生存风险

4.3.2区域经济社会长期低水平制约了农户寻求发展

4.3.3内生动力不足限制了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提升

5对策建议

5.1以突出重点为前提,促进稳定脱贫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5.2以产业扶持为抓手,推动贫困农户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5.3以解决后顾之忧为导向,积极拓宽社会保障惠及面

5.4以教育先行为突破口,培育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6.1研究结论

6.2创新与不足

6.2.1主要创新点

6.2.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消灭绝对贫困的战略节点已迫在眉睫,我国的减贫任务也正式吹响了攻坚拔寨的冲锋号。现阶段,贫困地区的贫困已不再是由经济欠发达、社会制度和保障体系缺失等普遍性因素所引起的“面上的”贫困,而是由自然条件恶劣、区域发展失衡以及人口素质低下等一系列带有显著地域性特征的约束性条件所导致的“点上的”贫困。只有准确认识和把握区域贫困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农户应对贫困风险时的抵御能力,才能构建实现稳定脱贫与区域发展的长效机制。 本研究源于对湖南武陵山片区实地调研、贫困现状和减贫政策的思考。首先,本文从经济学和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尝试引入贫困脆弱性相关理论,利用2016年项目组实地调研资料,基于农户视角,以农户陷入贫困风险(生活负担、医疗健康、教育负担、住房保障)和风险承受能力(人力资本、物力资本、收入来源构成)为切入点构建县域贫困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以期将贫困脆弱性前瞻性的分析理念纳入贫困测度研究;其次,运用熵权TOPSIS模型、GIS空间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贫困脆弱性的程度、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和《湖南调查资料(2015)》,剖析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贫困脆弱性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并因地制宜提出差异化的对策建议。 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贫困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高度贫困脆弱性的县域呈“三”字条带状空间集聚相间分布,低度贫困脆弱性的县域连片相间分布于高度贫困脆弱性的县域之间,而中度贫困脆弱性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省际边缘;(2)自我发展能力低下是制约贫困人口寻求自身发展、摆脱贫困的根本原因,从而难以满足其最起码的生存需求(“两不愁”、“三保障”);(3)人口负担系数过高、劳动力素质低下和缺乏稳定收入来源等因素,容易引致健康风险和收入风险造成家庭财富收支结构失衡,进而削弱农户家庭抵御贫困风险冲击的能力;(4)自然条件先天劣势、区域经济社会长期低水平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单独或叠加影响,是造成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贫困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在梳理总结贫困研究和贫困脆弱性理论的基础上,选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域性特征突出的湖南武陵山片区36个县域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贫困脆弱性测度理论,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支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脆弱性研究更具现实性、客观性和实用性,进而为县域层面制定针对性强的减贫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但是限于数据不足和缺乏可供参考的研究样本,如何提升贫困脆弱性测度体系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以及实现贫困脆弱性实证研究与减贫实践有效衔接,还有待于后续研究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