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综合比较优势的湖南农业竞争力研究
【6h】

基于综合比较优势的湖南农业竞争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竞争力的学术渊源及综合比较优势界定

2.1 比较优势理论

2.1.1 绝对比较优势

2.1.2 相对比较优势

2.1.3 要素禀赋理论

2.1.4 规模经济理论

2.2 竞争优势理论

2.2.1 外生竞争优势

2.2.2 内生竞争优势

2.3 综合比较优势思想界定

第三章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的数理模型

3.1 综合比较优势模型的相关参数及界定

3.2 农业综合比较优势模型的生产、交易和需求优势函数

3.2.1 农业生产优势函数

3.2.2 农业交易优势函数

3.2.3 农业需求优势函数

3.3 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的一般模型

第四章 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的源泉和测度方法

4.1 农业生产优势的源泉和测度方法

4.1.1 农业生产优势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4.1.2 农业生产优势的测度方法

4.2 农业交易优势的源泉和测度方法

4.2.1 农业交易优势的源泉

4.2.2 农业交易优势的测度方法

4.3 农业需求优势的源泉和测度方法

4.3.1 农业需求优势的源泉

4.3.2 农业需求优势的测度方法

4.4 农业竞争力的综合比较优势测试方法及指标体系的确立

4.4.1 农业竞争力综合比较优势的测度方法

4.4.2 农业竞争力综合比较优势指标确立

4.4.3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第五章 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的实证检验

5.1 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理论实证研究的思路

5.2 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理论实证研究的方法

5.3 各地区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绝对数的演变及对比分析

5.4 综合比较优势影响因素分析

5.4.1 农业生产优势差距对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的影响

5.4.2 农业需求优势差距对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的影响

5.4.3 农业交易优势差距对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的影响

5.5 整体农业综合比较优势与出口贸易额的相关性分析

5.5.1 整体的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相关性分析

5.5.2 模型回归及结果分析

5.6 各地区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5.6.1 各地区农业综合比较优势与出口贸易的相关性分析

5.6.2 各地区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生产、交易和需求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5.7 实证小结

第六章 湖南农业综合比较优势对比分析及政策建议

6.1 湖南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的对比分析

6.1.1 湖南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的演变过程

6.1.2 湖南与山东综合比较优势的差距原因及影响因素

6.1.3 湖南与中部省份的对比

6.2 提升湖南农业综合比较优势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原始数据

附录C 三级指标

附录D 二级指标

附录E 一级指标

展开▼

摘要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多年不遇的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下,出口下降,经济下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拉动内需乃必然选择。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在农村,而农村的重点又在农业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式下,要保持湖南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提高湖南农业竞争力迫在眉睫。
  论文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新的理论成果,丰富了农业竞争力理论,避免以陷入一方而否定另一方的困境。沿着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的方向,分析挖掘农业竞争力的源泉,并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收集了2000年~2007年全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验证综合比较优势理论,并测度了各地区的综合比较优势程度。通过构建的指标来比较湖南省与其他地区的农业竞争力,找出湖南省农业的国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其农业在国内的竞争力,为提高湖南省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