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研究
【6h】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2 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二章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及现实背景

2.1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1.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分配正义思想

2.1.2 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2.1.3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理论

2.2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2.2.1 改变极端不公平的现实社会的需要

2.2.2 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经验的影响

2.2.3 社会主义改造中公平分配效应的影响

2.2.4 国外分配实践的经验教训

第三章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确立“国民共同富裕”分配正义理念

3.1.1 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以社会主义为制度保障

3.1.2 所有社会成员都应有公平的机会和权利

3.1.3 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

3.2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实现分配正义奠定基础

3.2.1 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3.2.2 变革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3.2.3 实行社会产品的公平分配制度

3.2.4 建立地区和产业间的匀衡发展机制

3.3 建设民主政治,以政治法律制度保障分配正义的实现

3.3.1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3.3.2 建立民主合作式的政党关系,保障各阶层的合法权益

3.3.3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权益

3.3.4 坚持人人平等的法律制度,维护人民合理的权益

3.4 通过多种途径,维护人民广泛的社会平等权利

3.4.1 普及教育,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4.2 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4.3 统筹兼顾,力争就业平等

3.4.4 主张代际公平、性别平等

第四章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评析

4.1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进步性

4.1.1 以满足人民利益为分配正义的衡量标准

4.1.2 以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为实现分配正义的手段

4.1.3 以党风廉政建设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实现分配正义的保证

4.1.4 在保持公平的前提下追求效率

4.2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4.2.1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4.2.2 分配方式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

4.2.3 没有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五章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启示

5.1 制度建设是实现分配正义的保障

5.2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基础

5.3 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关键

5.4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

5.5 解决民生问题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切入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重视分配正义问题,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科学地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分配正义思想。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分配正义思想、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是形成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改变当时分配不公的社会现实的需要、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经验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造中公平分配效应的影响、西方分配实践的反面教训,是形成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现实背景。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三大领域。首先,他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以社会主义为制度保障,提出所有社会成员都应有公平的机会和权利,发展的目标是共同富裕,由此确立了“国民共同富裕”的分配正义理念。其次,他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为实现分配正义奠定了经济基础。在农村,他通过平均地权,进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在城市,通过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防止人与人之间两极分化;坚持地区和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努力追求国民共同富裕。再次,建设民主政治制度,以政治法律制度保障分配正义。他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制度,维护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群众合理的经济权益。最后,通过多种途径维护人民广泛的社会平等权利,为实现配正义提供真实可靠的前提条件。他通过发展教育,建立起初步的社会保障体系,广开就业渠道,消除性别歧视,为人民群众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提供前提条件。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以满足人民利益为分配正义的衡量标准;以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为实现分配正义的手段;以党风廉政建设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实现分配正义的保证;在保持公平的前提下追求效率。其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分配正义思想及实践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分配方式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没有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实现分配正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与促进制度建设,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深入研究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准确理解其丰富内涵、正确评价其进步性及历史局限性,对促进今天的公平分配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