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博语篇互文性的顺应性研究
【6h】

微博语篇互文性的顺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y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Intertextuality

2.2 Previous Studies on Discourse Intertextuality

2.3 Research Review on Micro-blog Discourse Intertextuality

2.4 Merits and Demerits of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n Introduc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3.2 Verschueren’s Four Dimensional Framework of Adaptability

3.3 Analysis Tool of the Study Based on Verschueren’s Four Angles

3.4 Summary

Chapter 4 Intertextuality in Micro-blogs

4.1 Classific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in Micro-blog Discourse

4.2 Features of Intertextuality in Micro-blogs

4.3 Summary

Chapter 5 Adapt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in Micro-blogs

5.1 Adaptation of Generic Intertextuality

5.2 Adaptation of Form Intertextuality

5.3 Adapt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Intertextuality

5.4 Common Ground for Adapt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5.5 Summary

Chapter 6 Functions of Intertextuality in the Adaptation Process

6.1 Promotion of Emotional Resonance

6.2 Enhancement of Persuasion

6.3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Identity

6.4 Summary

Chapter 7 Conclusion

7.1 Major Findings of the Thesis

7.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参考文献

Appendix A

Appendix C

致谢

展开▼

摘要

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新兴网络平台。目前,国内外对微博语篇互文性的研究寥寥可数,研究者对语篇互文性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广告、演讲、新闻、文学类语篇。从语用视角对语篇互文性的研究也多是对互文现象、表现形式及形成机制的分析,因而对微博新兴网络语篇互文性的探讨无论从广度或深度上都不尽人意。本研究尝试在顺应视角下对微博语篇互文性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从理论上丰富微博语篇互文性的研究角度,同时力图帮助语篇生产者对微博中的互文策略做出合适的选择以及读者受众对于语篇的理解,以更好地实现语篇与受众、语篇生产者与受众交互的沟通。
  本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三个问题:
  (1)微博语篇互文性特征及其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微博语篇与受众之间的交际效果是如何通过互文性策略实现的?
  (3)微博类网络语篇互文性在顺应实现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本文语料来自对新浪微博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年段转发量超过5000的100篇热门微博。首先将微博语篇互文性分为三大类,并统计各互文所占比例,从语篇本身、语篇生产者和读者这几方面探究其比例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微博语篇互文性的特点。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本研究分别对微博中三类互文性在语境、语言结构以及意识程度各要素上的顺应进行详细剖析。探讨这三类互文在微博语篇中顺应实现的基础。最后,阐述微博语篇各类互文性在实现顺应过程中发挥的功能。
  本研究发现:
  (1)微博语篇互文性主要分为体裁互文、形式互文和语言文化互文,其中以形式互文为主。语言文化类互文的使用相对较少。互文中语言与形式具有网络化、口语化的特点。其原因在于:首先,微博作为网络传播平台,其主要目的在于扩大信息的传播度与影响力。而该类语篇中的形式互文包括各类多媒体,超链接,以及基于惯用语的语篇组织形式。因而形式互文中的这些具体体现是网络平台实现其信息传播,扩大影响力和范围的直接有效方式。其次,微博使用者在年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经验以及认知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微博语篇中偏向于口语化日常化的语言更易于被更多读者所理解,接受和传播。这也是当下公众或公共语言风格朝着非正式化趋势发展的原因之一。
  (2)体裁互文,形式互文和语言文化互文都是实现语篇使用者和读者之间更好交际效果的有效策略。因为互文性在对语境关联,语言结构以及意识程度凸显这三方面的顺应有效的促进了双方的交际。
  (3)体裁互文和形式互文增加了语篇说服力。这两类互文在广告,新闻报道类微博语篇中运用较多。语言文化类互文则有利于促进交际双方的情感共鸣以及社会身份的建构。语篇生产者要根据不同语篇类型,不同交际目的,以及不同互文类型的功能来选择互文类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