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区域差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6h】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区域差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差异理论

2.2 风险管理理论

2.3 产权理论

2.4 制度变迁理论

2.5 行为决策理论

第3章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基本状况

3.1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3.2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具体表现

3.3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

3.4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成因分析

第4章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立

4.4 风险综合值的测度

第5章 不同区域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等级评价-以湖南省为例

5.1 数据样本说明

5.2 湖南省123个县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综合值

5.3 湖南省不同区域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等级划分

5.4 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5.5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不同等级的主导因素

第6章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分区防控政策体系

6.1 长株潭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措施

6.2 大湘南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措施

6.3 洞庭湖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措施

6.4 大湘西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B 湖南省123个县区风险评价指标标准化值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土地流转日趋活跃且不断创新,呈现流转规模扩大化、模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区域差异化的特征。依据各地方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各地方未能充分考虑区域差异,一味地追求流转速度,以达到农业规模经营的目的。这些盲目而不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行为逐步暴露出各种问题且潜在着不断向社会释放的风险,集中表现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受损、土地过度集中引致的社会不公、土地非粮化对粮食安全的威胁、土地转出户就业风险以及土地转入户的经营风险。所以,当前非常重要的是必须冷静思考日益活跃和不断创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所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并构建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否则其引发的后果会非常严重。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如果未能充分考虑风险空间分异,将难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我国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差异非常显著,同一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在不同类型区域可能带来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即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具有区域差异的特征。因此,分析不同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主导因素及空间分异特征,为有效构建分区防控政策体系的科学依据。
  本文在考虑区域差异的背景下,对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明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首先,在对国内土地流转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加权求和法等方法计算相关指标值。接着对湖南省123个县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进行评价,得出风险评价结果以及运用距标准差值法划分风险等级,分析不同风险等级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主导因素。最后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主导因素,提出具体的风险分区防范措施。对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障农民权益,维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农村土地正常的流转,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为有效防控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提供决策参考,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