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合理性分析
【6h】

我国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合理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

第2章“强柱弱梁”抗震措施分析

第3章“强剪弱弯”抗震措施分析

第4章抗震构造措施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之一。结构的抗震设计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抗震措施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内力调整和抗震构造措施。本文在参阅国内外抗震措施的试验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新西兰、欧共体、美国等抗震规范条文对比,对我国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本文分析了底层柱底抗弯能力增强措施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国内对我国抗震混凝土结构强度级差措施有效性所做的识别工作以及所做的各种与轴压比相关因素的对比试验。为了保证在大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借鉴国外规范“柱-梁承载力级差系数”的思想,本文提出了对部分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的柱端抗弯能力增强系数应予以提高,以降低框架柱屈服的可能性;参照国外有关规范的发展,本文建议对于正、负剪力反向且比值较大的框架梁宜增加交叉斜筋,以防止沿垂直裂缝发生严重的剪切错动。本文分析表明,在高烈度地区按我国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延性偏小,主要原因是潜在塑性铰区长度偏小,建议对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其箍筋加密区的长度应适当增加;对9度区的框架结构在离开柱边一定距离的潜在正弯矩塑性铰区应增加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我国混凝土结构对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的最小配筋率的规定是合理的,但对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要求明显偏低,本文提出应提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的最小配筋率的建议;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对提高框架结构的延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提高配箍率、采用连续复合螺旋箍等措施来适度放宽框架柱轴压比的限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