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6h】

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我国电网发展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2电网建设规模评估的重要意义

1.2电网规划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电网规划的概念和意义

1.2.2电网规划的主要研究方法

1.2.3电网评估的研究现状

1.2.4电网建设规模评估是电网评估研究中的新课题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3.1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3.2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

第2章地区电网建设规模评估基本理论方法研究

2.1评估总体思路

2.2评估指标体系

2.2.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2.2.2规模因子集指标的确定

2.2.3影响因素集指标的确定

2.3基于统计分析法的电网建设规模评估研究

2.3.1评估基本思路

2.3.2综合评估模型

2.4基于数学规划法的电网建设规模评估研究

2.4.1评估基本思路

2.4.2综合评估模型

2.5本章小结

第3章地区电网建设规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

3.1引言

3.2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2.1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

3.2.2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选择

3.2.3确定隶属度函数的方法

3.3模糊综合评判在地区电网规模评估中的应用

3.3.1评估基本思路

3.3.2规模指标适应度的评估模型

3.3.3规模指标隶属度形成

3.3.4电网规模模糊综合评价

3.4实例检验与结果讨论

3.4.1综合法计算结果

3.4.2统计分析法计算结果

3.4.3数学规划法计算结果

3.4.4分析比较讨论

3.5本章小结

第4章基于Web的电网建设规模评估系统设计及实现

4.1引言

4.2系统开发模式及开发语言介绍

4.2.1 B/S开发模式介绍

4.2.2系统开发语言介绍

4.3系统总体设计

4.3.1系统架构与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4.3.2系统功能模块

4.3.3数据库设计

4.4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4.4.1 ASP.NET代码分离技术

4.4.2 COM/COM+服务技术

4.4.3 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

4.4.4 Web应用程序安全性设计

4.5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4.5.1用户管理模块

4.5.2数据管理模块

4.5.3关联分析模块

4.5.4地区聚类模块

4.5.5统计评估模块

4.5.6数学规划法模块

4.5.7综合法评估模块

4.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地区电网建设规模水平的定量评估是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电网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新课题,是对电网发展规划合理性的宏观评价。目前电网规划管理部门对地区电网建设的总体规模水平一直缺乏科学的定量评估办法,使得其建设的总体规模大小与建设项目的建设时序难以准确把握,因此研究地区电网建设规模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评估指标建立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完整、全面的地区电网建设规模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总结了电网建设规模评估方法中的统计分析法、数学规划法下的的评估总体思路和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对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地区电网建设规模方法。该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和数学规划方法分别建立规模指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模型并计算规模指标适应度系数,分别计算其在所定义的模糊隶属度函数下的隶属度值,通过模糊运算得到反映规模指标大小的综合隶属度;应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各规模指标对综合规模的贡献权重系数,运用加权综合评判原理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得到综合规模的评判等级。以某地区电网“九五”建设规划为例进行了实例检验,评价结论与电网实际规模水平相符,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适应性强,能够实现对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的综合定量客观评估。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区供电企业电网的建设水平以及当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电网规划和改造提供决策依据,开发了基于Web的地区电网建设规模评估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库管理、关联分析、地区聚类、统计评估、数学规划、综合评估七大功能模块;采用关系型数据库SOL Server和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isual Studio.NET的开发环境,实现了数学规划法和统计评估法以及综合法评估结果发布及数据库管理等相关功能。系统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易维护性,用户界面友好,人机交互性能优越,使用方便,同时数据共享性能优越。该系统不仅能为电网规划决策部门提供电网建设改造依据,还将为电力部门在生产管理运行上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和良好的环境,对提高电力部门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效率发挥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