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6h】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众的定义

2.1.2 政府绩效管理内涵分析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公众参与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公共选择理论

第3章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3.1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探索形式

3.2 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典型模式

3.2.1 南京模式

3.2.2 青岛模式

3.2.3 甘肃模式

3.2.4 哈尔滨模式

3.3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4章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4.1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困境

4.1.1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保障不足

4.1.2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深度不够

4.1.3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能力不足

4.1.4 我国公众参与主体不够广泛且缺乏科学的界定

4.2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4.2.1 我国政府绩效文化的缺失

4.2.2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经验不足

4.2.3 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技术条件受限

第5章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西方国家经验借鉴

5.1.1 美国绩效管理公众参与实践

5.1.2 英国政府绩效管理公众参与实践

5.1.3 国外经验对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启示

5.2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建议

5.2.1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供给

5.2.2 增强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5.2.3 培养公众参与的现代政府绩效文化

5.2.4 提高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能力

5.2.5 科学界定公众参与主体拓宽参与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政府绩效管理是现代国家提高行政效率,控制行政成本,满足公众意愿,提升政府形象的有效管理工具。政府绩效管理需要社会公众的全面参与,这是由于社会公众既是政府绩效管理发挥其功效的关键,同时也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受益者。
   探索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成为近年来西方国家实践绩效管理的探索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虽然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是公众仍然只是作为一个被管理者,而没有发挥其作用。现代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参与政府活动之中,民主的精神也在进一步提升,因此加强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提升绩效管理水平,转变政府职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中,各地政府也出现了各种参与的形式,包括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南京“万人评议政府模式”、甘肃模式、青岛模式以及最近开展的哈尔滨模式等等,这些模式是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典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探索,开创了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先河,同时也是政府实行绩效管理的另一个发展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按照政府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来说,我国公众参与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公众参与主体没有得到科学的界定,在参与时表现出了一定的混乱,同时公众参与也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参与什么,怎么样参与都是政府起主导作用,公众只是一个被动的评议者。如何改进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制度上、传统文化影响上、公众主体能力的培养和政府绩效信息公开以及政府科学确定参与主体上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公众合理、有效的参与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