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6h】

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工业化进程现状分析

2.1 劳动力流动分析

2.1.1 劳动力流动的历史回顾

2.1.2 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2.1.3 劳动力流动的现状:1999-2008

2.2 工业化进程:现状与测算

2.2.1 工业化进程的测算方法

2.2.2 工业化进程的现状

第3章 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3.1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3.1.1 劳动力流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3.1.2 劳动力流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3.2 工业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3.3 劳动力流动与工业化进程交互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4章 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面板数据模型

4.1.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4.1.3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4.1.4 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

4.2 面板变量选择

4.3 面板模型选择

4.4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5 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6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仍是不容回避的难题。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加速了劳动力流动,相反劳动力流动也是区域差距形成的原因。劳动力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有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的国家。随着我国户籍改革的深入,劳动力流动障碍逐步消除,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加快,势必对扩大或缩小区域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区域工业集聚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测度了我国目前工业化进程指数,在分析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同时引入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分别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构建了我国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面板数据模型,由此产生的结果揭示了我国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通过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短期因果关系。本文研究区域经济差距综合考虑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及其交互作用,相对以往文献仅从单方面考虑具有独创性。
   文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工业化进程、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存在地区差异。劳动力流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收敛性,而劳动力流出反而扩大了地区发展差距,工业化进程能较为有效的平抑我国地区间差距。单纯依靠对劳动流动方向的调控并不能有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同时还应考虑劳动力的质量,即人力资本水平,虽本文研究中人力资本的影响显著性效果不好,但不能据此否认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