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
【6h】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际关于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

1.2.3 协同学在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应用

1.3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金融监管概述

2.1.1 金融监管的定义

2.1.2 金融监管的原则

2.2 金融监管的相关理论

2.3 协同学理论及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

2.3.1 协同学理论

2.3.2 协同学应用于金融监管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2.3.3 金融监管的协同学定义

第3章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演进和现状分析

3.1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历史沿革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监管

3.1.2 转轨时期的金融监管

3.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

3.2.1 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

3.2.2 我国证券业监管模式

3.2.3 我国保险业监管模式

3.3 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3.3.1 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3.3.2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评价

4.1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界定

4.2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现状

4.2.1 国内协调监管

4.2.2 国际协调监管

4.3 金融监管系统的内部运动

4.4 金融监管协同度

4.4.1 金融监管协同度的概念

4.4.2 金融监管协同度模型

4.4.3 模型的意义

4.5 金融监管协同度的测算

4.5.1 指标选取

4.5.2 数据来源

4.5.3 计算结果

4.5.4 结果分析

4.6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不足之处

4.6.1 监管主体不健全

4.6.2 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4.6.3 信息共享不足

4.6.4 缺少有力的约束机制

4.6.5 监管部门各自为政

第5章 建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对策

5.1 健全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主体

5.2 培养协调合作有效运行所需的专业人才

5.3 构建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

5.4 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

5.5 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风险迅速在全球扩散开来,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使得金融监管这一论题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同时,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与当前金融体系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基于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不协调现状,如何完善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是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首先从金融监管及协同学的理论入手,对协同学应用于金融监管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其次,在分析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再次,利用协同学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建立金融监管协同度模型,计算2006-2010年中国金融监管三大系统的协调程度,经过分析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证券业监管相对有序,银行业监管次之,保险监管无序,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金融监管协调度为零,2009年、2010年银行业监管与证券业监管的协同度分别为0.1和0.15。
  最后,根据实证得出的结论,结合中国金融监管的实际情况,对中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进行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一些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