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6h】

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提要

英文提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病因病机

2.辨证论治

3.固定方加减

4.其它疗法

5.结语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

1.2资料分析

2.病例选择标准

2.1诊断标准

2.2中医症状记分法

2.3纳入病例标准

2.4排除病例标准

3.临床试验方法

3.1病例分配

3.2治疗组

3.3对照组

3.4疗程

4.观测指标

4.1安全性观测

4.2疗效性观测

5.疗效判定标准

5.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5.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5.3安全评价标准

5.4终止和撤除试验的标准

5.5统计学处理

6.治疗结果与分析

6.1临床疗效分析

6.2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6.3安全性检测

6.4不良反应

讨论与体会

1.现代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认识

2.祖国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认识

3.益气化瘀通络汤的组方原则及药物配伍意义

4.益气化瘀通络汤疗效分析

5.体会

问题与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观察益气化瘀通络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和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分为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片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63.89%,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率44.44%,总有效率77.7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试验研究表明益气化瘀通络汤对气虚血瘀型眩晕的中医症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通络汤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