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研究
【6h】

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概述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2.1.1 逆向选择

2.1.2 道德风险

2.2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基本内容

2.2.1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界定和类别

2.2.2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

2.2.3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影响

2.3 失业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

2.3.1 失业保险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2.3.2 失业保险主体的逆向选择

2.3.3 失业保险主体的道德风险

第3章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分析

3.1 逆向选择与失业保险欺诈行为

3.1.1 逆向选择引发的参保人欺诈行为分析

3.1.2 逆向选择的信息甄别模型分析

3.2 道德风险与失业保险欺诈行为

3.2.1 道德风险引发的参保人欺诈行为分析

3.2.2 道德风险引发的失业保险人欺诈行为分析

3.2.3 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分析

第4章 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案例分析

4.1 逆向选择引发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案例分析

4.1.1 参保人逃避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案例分析

4.2 道德风险引发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案例分析

4.2.1 参保人隐性就业的案例分析

4.2.2 参保人自愿失业和延缓就业的案例分析

4.2.3 失业保险人虚名冒领失业保险金的案例分析

4.2.4 失业保险人违规操作失业保险基金的案例分析

第5章 失业保险反欺诈措施建议

5.1 加强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

5.1.1 健全失业保险信息共享系统

5.1.2 强化失业保险信息披露机制

5.1.3 完善失业保险信用体系

5.2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设计

5.2.1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5.2.2 实现缴费费率和待遇差异化

5.2.3 优化失业待遇发放模式

5.3 提高监督机构的管制效率

5.3.1 健全失业保险法律体系

5.3.2 加强稽核工作队伍建设

5.3.3 加大监督和惩罚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暂时失去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自1986年建立实施以来,该项制度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健全劳动力服务市场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屡禁不止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正威胁着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当前失业保险欺诈进行研究,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角度分别分析了参保人和保险人的主体欺诈行为,采用信息甄别理论分析失业保险市场中逆向选择的成因并构建了一个逆向选择程度测量指数,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道德风险下欺诈主体欺诈概率的影响因素,得出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制度设计缺陷是失业保险主体进行欺诈的重要原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欺诈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影响。
   在上述理论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失业保险反欺诈措施建议。主要从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和监督机构对欺诈行为的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