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抗氧化应激机制的临床研究
【6h】

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抗氧化应激机制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1.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3、展望

实验研究

1.一般资料

2.病例选择

3.治疗

4.观察指标

5.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6.统计方法与数据的处理

结果

1.血糖、HbA1c比较

2.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3.抗氧化应激水平(血清SOD、MAD)比较

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6安全性观察

讨论

1.本课题研究意义

2.对照组的选择

3.指标的选择

4.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5.疗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验证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以及单用消渴痹通胶囊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揭示可能存在的抗氧化作用机制。
  方法:将90例已确诊的DP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硫辛酸胶囊组、消渴痹通胶囊组、针刺加消渴痹通胶囊组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基础治疗均相同。三组分别给予针刺加口服消渴痹通胶囊、口服消渴痹通胶囊及口服硫辛酸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氧化应激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
  结果:
  1.治疗后,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所改善(P<0.05),消渴痹通胶囊加针刺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其他两组无明细差异。
  2.治疗后,三组患者双侧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双侧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有提高(P<0.05),且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优于其他两组(P<0.01)。
  3.治疗后,三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有所上升(P<0.05),且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优于其他两组(P<0.01),其他两组无差异。丙二醛(MDA)均有所下降(P<0.05),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优于其他两组(P<0.01),其他两组无差异。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可以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水平。
  4治疗后,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消渴痹通胶囊加针刺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1),消渴痹通胶囊组由于硫辛酸胶囊组(P<0.05)。三组总有效率分别是总有效率分别为87%、67%、60%,说明消渴痹通胶囊加针刺及消渴痹通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硫辛酸胶囊组。
  结论:
  1.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和单用消渴痹通胶囊可以改善DPN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
  2.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和单用消渴痹通胶囊可以提高患者双侧腓肠神经和双侧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
  3.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消渴痹通胶囊可有效降低FPG、2hPG、HbA1c。
  4.消渴痹通胶囊联合针刺和单用消渴痹通胶囊可以降低血清MAD,提高SOD水平,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可能是抑制DPN的机制之一。
  5.在研究及多年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与消渴痹通胶囊相关的不良反应,可见其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