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法律问题研究
【6h】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础理论分析

2.1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本内涵

2.1.1 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和职能

2.1.2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内容

2.1.3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2.2 中央银行独立的正当性分析

2.2.1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2.2.2 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

2.2.3 维持经济增长的需要

第3章 域外中央银行独立性之比较分析

3.1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模式

3.1.1 美国模式

3.1.2 欧盟模式

3.1.3 日本模式

3.2 各模式下立法特点比较

3.2.1 组织独立性之比较

3.2.2 职能独立性之比较

3.2.3 财务独立性之比较

第4章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评价

4.1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发展历程

4.1.1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初期(1948-1978年)

4.1.2 独立性发展的条件准备阶段(1979-1983年)

4.1.3 独立性的正式确立阶段(1984-1992年)

4.1.4 独立性的进一步明确和强化阶段(1993年以后)

4.2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

4.2.1 中国人民银行的双重属性

4.2.2 独立性的相关法律规定

4.3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分析

4.3.1 中央银行行为的政治性过强

4.3.2 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不足

4.3.3 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独立性较弱

第5章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规范发展的建议

5.1 理念上的思考——宏观上的启示

5.1.1 相对独立原则

5.1.2 金融稳定原则

5.1.3 风险控制原则

5.2 具体制度的设计——微观上的构想

5.2.1 明确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

5.2.2 规范货币政策的操作权限

5.2.3 组建专职化的人民银行理事会

5.2.4 强化人民银行行长负责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央银行作为现在经济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权力机构,其自身的独立性密切地影响着国家国民经济的运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政府都认识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提高对提升一个国家的金融水平、发展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秩序等方面的作用,都把货币政策作为间接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中央银行需要履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担负着抑制通货膨胀、维持经济增长等其他重要经济职能,对其自身独立性的要求跃然纸上。然而,又因其身系“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这种经济职能与行政职能重叠的特殊属性,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对独立的色彩。正是基于我国国情的这种特殊性,如何在相对独立的大前提下有效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对于正在着手建立调控货币政策体系的中国银行操作方式的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回顾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历程,总体呈现出独立性逐步强化的趋势。纵然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相关规定还不够全面和成熟,但人民银行一边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对金融进行管理和干预,一边以金融业老大的姿态统领全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较为有效地发挥了中央银行应有的作用。诚然,从我国中央银行的实际运作效果和宏观目标对比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找出影响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真正原因和试图提出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建议成为了重中之重。这对于充分认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和发挥其对宏观经济金融的调控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金融,保障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