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商管理部门对网络传销的治理研究
【6h】

工商管理部门对网络传销的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网络传销的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2.1.1 促销、直销与传销

2.1.2 传统传销与网络传销

2.1.3 网络传销行为和为传销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为

2.1.4 传销与非法传销、变相传销

2.1.5 网络传销与网络直销、网络营销

2.2 网络传销的特征

2.2.1 组织实施方面的特征

2.2.2 表现形式方面的特征

2.2.3 实施结果方面的特征

2.3 网络传销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3.1 网络传销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探析

2.3.2 网络传销危害性分析

2.4 网络传销治理的理论基础

2.4.1 无缝隙政府理论

2.4.2 治理理论

第3章 工商管理部门治理网络传销的现状与困境

3.1 工商管理部门治理网络传销的现状

3.1.1 工商管理部门治理网络传销的职责

3.1.2 各级工商管理部门治理网络传销的主要措施

3.1.3 工商管理部门治理网络传销取得的成就

3.2 工商管理部门治理网络传销的困境及其原因

3.2.1 工商管理部门治理网络传销的困境

3.2.2 工商管理部门治理网络传销困境的原因

第4章 工商管理部门强化网络传销治理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立法建设与制度设计

4.1.1 加强立法规制完善相关法规

4.1.2 进行制度设计实现无缝隙对接

4.2 培育公民社会和社会资本

4.2.1 培育公民社会实现自治和善治

4.2.2 借助公民社会资本实现自治和善治

4.3 提升治理网络传销的实际效能

4.3.1 主动筛查将网络传销扼杀于萌芽状态

4.3.2 严厉惩处并遏制网络传销蔓延态势

4.3.3 配合相关部门从源头进行综合治理

4.3.4 强化培训提升工商队伍整体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网络传销与一般意义上的传销、营销、直销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更有明显的区别。网络传销作为传统传销的“高级”变体,其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它不仅扰乱市场秩序、破坏社会公序良俗,还极易激化社会矛盾、践踏社会道德伦理;它不仅破坏社会信用,影响社会安定,还毁人家庭、乱人心智、害人健康。如何治理网络传销,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工商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工商管理部门作为查处和治理网络传销的执法主体,其职责明确,重任在肩,现阶段的成就也是瞩目的,但在治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执法层面,如线索发现、电子取证,处罚执行等,也表现在立法规制方面、制度设计方面,还表现在队伍人员素质与经费投入保障等方面。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立法与制度设计滞后的原因,也有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的原因;既有工商管理部门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和条件受限以及多中心行动体系合力发挥不够等原因。
  针对目前的困境、难处和现状,为更好的治理网络传销,本文认为: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管理学中的无缝隙政府理论和治理理论。具体来说,宏观上主要是进行立法规制和制度设计,培育公民社会和“社会资本”,确保各个机制畅通、协调、高效,实现无缝隙对接;微观层面则主要是工商管理部门要内强素质,加强培训指导,整合资源,提升实际效能。双管齐下,内外结合,从有效预防、精准打击和强化治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网络传销这一社会“毒瘤”一定可以得到遏制和清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