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技术与规模耦合视角下碳排放回报效应和锁定效应分析
【6h】

技术与规模耦合视角下碳排放回报效应和锁定效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技术进步的回报效应研究

1.2.2 技术进步的锁定效应研究

1.2.3 碳排放中的技术与规模

1.2.4 文献评述

1.3 逻辑思路与研究框架

1.3.1 逻辑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1.4.1 本文研究方法

1.4.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点

第2章 中国碳排放规模、技术、结构现状

2.1 碳排放总体规模现状分析

2.2 碳排放技术发展状况现状分析

2.3 碳排放结构性因素现状分析

第3章 锁定效应和回报效应理论分析

3.1 碳排放技术的回报效应分析

3.2 碳排放技术的锁定效应分析

第4章 模型构建及相关分析

4.1 变量、数据以及相关检验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构建

4.1.3 变量检验

4.2 VAR模型构建

4.2.1 格兰杰因果检验

4.2.2 VAR模型的构建

4.3 结论及分析

4.3.1 从技术对规模的影响看锁定效应和回报效应

4.3.2 从规模对技术的影响看锁定效应和回报效应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回报效应的破解

5.2 锁定效应的破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充分享受了粗放式经济带来的利益,但是这种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着中国发展的神经。中国碳排放量的急剧增长,除去经济规模的增长这一原因之外,技术进步的回报效应和锁定效应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碳排放回报效应和锁定效应的存在,碳排放的技术与规模之间存在着紧密复杂的关系。虽然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长期来看,碳排放回报效应和锁定效应的共同影响最终会扩大经济规模,提升能源消耗,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提高低碳技术是否一定减小二氧化碳排放规模并不确定,技术对于规模的影响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从碳排放的技术与规模耦合的视角分析和研究了中国宏观层面的低碳技术所引发的回报效应和锁定效应。将结构因素的影响排除在外,重新定义了碳排放的回报效应和锁定效应,并在理论上分析了回报效应和锁定效应。实证方面,以中国碳排放、经济增长、行业结构、能源消耗等数据为基础,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将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三种不同的效应,建立实证模型。利用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脉冲响应模型。得出碳排放的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的两者的相互之间的冲击响应图像,分析了碳排放锁定效应和回报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