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VaR方法的商业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
【6h】

基于VaR方法的商业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市场及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 国内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2.1.1 国内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市场现状

2.1.2 国内银行挂钩股票和挂钩外汇结构型理财产品的定价

2.2 国内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问题

2.2.1 国内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面临的风险因素

2.2.2 结构型理财产品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3 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及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2.3.1 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2.3.2 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经验

第3章 VaR方法应用于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3.1 结构型理财产品VaR的概念

3.2 VaR方法在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风险管理应用中的优势

3.3 结构型理财产品VaR的计算

3.4 结构型理财产品VaR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4章 VaR方法在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风险管理中的实证应用

4.1 股票结构型理财产品VaR方法应用

4.2 外汇结构型理财产品VaR方法应用

4.2.1 单触点外汇挂钩型理财产品案例

4.2.2 双触点外汇挂钩型理财产品案例

4.3 实证分析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000年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以来,理财产品不断发展,广受投资者的关注,其中被称为“结构型理财产品”的一种更是因其灵活性和高收益渐渐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从2008年到2013年,国内商业银行所发行的结构型理财产品总量从528款增加到1850款,发展势头良好。伴随着发展的同时,这一产品也暴露出市场风险较大、投资者对风险认识不足以及银行故意弱化风险等问题,基于以上现状,本文阐述了如何将VaR方法应用于该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中,以便投资者、发行银行和监管部门三方都能得到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参考。
  文章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型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型理财产品市场及其风险管理现状概述、VaR方法应用于结构型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VaR方法实证应用举例三个方面。其中,前两个部分为文章的理论基础,主要在分析国内结构型理财产品现状、产品包含的风险因素、其设计结构和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VaR模型的相关基础理论,对于将VaR模型应用于结构型理财产品风险管理中的具体方法作出了系统的阐述,主要包括:在结构型理财产品中VaR的概念、与众多风险度量方法相比其优势所在、结构型理财产品VaR的计算方法的选取与步骤以及VaR的应用。实证部分为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结合前文的分析,选取股票挂钩型和外汇挂钩型两大类结构型理财产品作为分析对象,再根据其具体的设计结构细分成六小类产品,并分别研究了计算每一种产品的不同VaR值的方法。
  实证结论表明:(1)VaR模型可用于度量结构型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并且产品种类、期限、设计结构以及发行机构性质等因素的不同都将影响到产品的VaR值以及风险程度的高低,投资者可以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和选择;(2)VaR值可以帮助鉴别银行是否存在风险隐瞒等问题;(3)可以基于投资者、发行银行和监管部门三个不同的视角给出使用VaR方法对结构型理财产品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