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知识服务业嵌入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网络分析
【6h】

知识服务业嵌入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网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知识合作创新理论

1.2.2 知识服务业理论

1.2.3 社会网络分析应用研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分析与模型构建

2.1 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特征

2.1.1 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2.1.2 产品市场知识服务业特征

2.1.3 组织生产知识服务业特征

2.1.4 知识合作环境因素特征

2.2 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创新模型

2.2.1 知识合作创新过程

2.2.2 知识合作动力分析

2.2.3 知识合作创新模型

2.3 知识服务业对产业集群知识合作作用机理分析

2.3.1 知识提供主体作用分析

2.3.2 知识中介主体作用分析

2.3.3 知识集成主体作用分析

2.4 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模型构建

2.4.1 知识服务业的分类

2.4.2 知识服务业组成结构

2.4.3 知识合作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合作网络结构量化分析

3.1 分析方法的选择

3.1.1 选择

3.1.2 工具介绍

3.1.3 形式化描述

3.2 合作关系分析

3.2.1 影响知识合作的关系网络分析

3.2.2 社会网络中的结构指标及其意义

3.2.3 选取社会网络指标

3.3 知识服务业特征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3.3.1 知识提供主体影响

3.3.2 知识中介主体影响

3.3.3 知识集成主体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坊重型机械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网络分析

4.1 数据获取

4.1.1 集群介绍

4.1.2 获取数据方法

4.2 原始网络结构

4.2.1 知晓网络

4.2.2 沟通网络

4.2.3 中介网络

4.2.4 知识网络

4.2.5 网络结构现状分析

4.3 知识服务业对集群知识合作网络结构影响分析

4.3.1 知识提供主体

4.3.2 知识中介主体

4.3.3 知识集成主体

4.4 产业集群知识合作网络发展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制造业产业集群深入发展、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呈现出新的特征。从1996年到2011年我国制造业与知识服务业数量由20∶1左右发展为7∶1左右。由于知识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促使制造业产业集群产生三方面变化:一、生产部门内部的知识型模块逐渐独立成专业的知识服务主体;二、催生新型的知识服务型行业;三、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组织越来越多参与到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过程。这些变化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的影响机理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在分析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将知识需求划分为市场知识需求、组织生产需求和环境因素需求。结合知识价值链理论,总结出集群中知识合作创新过程分为知识感知、知识确认、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创新、知识输出六个阶段。通过分析知识服务业对这六个阶段的影响,结合知识服务供应链理论,将知识服务业划分为知识提供主体、知识中介主体和知识集成主体。分析不同的知识服务主体参与知识合作的形式,构建出知识服务业嵌入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创新模型。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现有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呈现出社会网络特性。从而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知识合作网络的研究,确定出集群中存在四种与知识合作相关的关系网络:知晓网络、沟通网络、中介网络和知识网络。对不同知识服务主体对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分析,得出知识服务业对知识合作网络的影响机理。最后将研究结论应用于潍坊重型机械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合作网络进行分析,从知识服务业的角度对该集群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