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反垄断规制研究
【6h】

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反垄断规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绪 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日本针对不公正交易行为的反垄断立法

2.1 日本规制不公正交易行为的立法变迁

2.2 日本反垄断法对不公正交易行为的规定

2.3 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规制的理论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日本规制不公正交易行为的反垄断制度解读

3.1日本规制不公正交易行为的种类及表现

3.2 日本对不公正交易行为的事实认定

3.3 日本对不公正交易行为的规制方法

3.4 小结

第4章 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比较

4.1 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性质比较

4.2 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种类比较

4.3 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法律责任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反垄断规制对我国的借鉴

5.1 我国不公正交易行为规制的现状分析

5.2 完善我国不公正交易行为的反垄断立法建议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日本现行规制不公正交易行为的法律主要是《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平交易法》(以下简称“《禁止垄断法》”),它是1947年以美国《反托拉斯法》为蓝本制定的,规定了禁止私人垄断、不正当的限制交易和不公正交易行为三大垄断行为。日本《禁止垄断法》到2009年前后经过五次修改,对不公正交易行为从定义到构成要件、表现形式、法律责任都有了全面进步并且自成体系,适应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制度和竞争环境,形成了极具本土特色的法律制度。通过对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反垄断制度的研究,可以得出不公正交易行为与私的垄断和不正当地限制交易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保护公正竞争于妨碍之虞,在反垄断过程中起到防火墙的作用。日本与中国两国在法律发展过程中都有相似经历,如法律制度的发展主要经历法律移植再本土化的过程。因此,研究日本关于不公正交易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对完善我国的反垄断立法空白具有极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我国2007年制定的《反垄断法》实施至今已经有近八年时间了,在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该法在制定之初由于远瞻不够,出现了一些反垄断法难以规制的空白领域。例如一些虽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通过欺诈或者强制交易等手段实施了限制竞争的不公平交易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而且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这是我国反垄断法有规制不公正交易行为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我国反垄断法引入不公正交易行为有其理论基础。通过将日本不公正交易行为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比较可知两者为一般规制和特别规制的关系,不公正交易行为有其的独立价值。因此,将不公正交易行为作为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特别规制相对应的一般规制纳入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与我国目前的反垄断规制对象并不存在叠床架屋。同时,本文不仅论证了我国反垄断法引入不公正交易行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对我国不公正交易行为的进行了界定,提出规定配套的法律责任,以期完善我国反垄断立法空白,保障反垄断法的可操作性和实时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