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因技术的知识产权开源模式研究
【6h】

基因技术的知识产权开源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及其局限性

2.1 基因技术及其专利保护

2.1.1 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2.1.2 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

2.2 “专利丛林”现象造成的反公有资源悲剧

2.3 基因技术“专利池”的缺陷

第3章 基因技术的开源模式

3.1 开源理念及其法理分析

3.1.1 开源理念的引入与发展

3.1.2 开源理念的法理分析

3.2 基因技术开源模式与专利保护协调的可能性

第4章 基因技术开源模式——以生物砖基金会为例

4.1 生物砖基金会的运行模式

4.1.1 法律框架:生物砖公共协议

4.1.2 共享平台:OpenWetWare

4.2 生物砖基金会的借鉴意义

第5章 开源模式在我国基因技术领域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1 开源模式在我国基因技术领域应用的必要性

5.1.1 发达国家专利圈地带来的激烈竞争

5.1.2 我国基因技术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5.2 在我国基因技术领域引入开源模式的构想

5.2.1 制定基因技术开源的公共协议

5.2.2 构建我国基因技术开源社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基因技术是生物学中的一项关键性基础技术,它以生物体内的基因为研究对象,将分子工程学和遗传技术结合起来。从基因技术的法律保护制度上看,专利保护是目前各个国家主要的选择,依据各国的法律,基因技术可以获得专利保护。通过专利保护,能够激励基因技术研发者进行创新。然而专利制度是“以垄断换取公开”,这一制度上的缺陷在基因技术领域被放大:许多基础性基因技术已经被申请专利,基因技术领域形成了“专利丛林”,而基因技术研究必须以多项技术为基础,后续研发者面临着重重的授权压力,这一困境让基因技术的创新举步维艰。为了解决基因技术领域创新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借鉴计算机软件领域“开源软件”经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开源”理念引入了基因技术领域。开源是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倡导共享,基因技术的开源模式是以专利保护为基础,其可行性在于:第一,开源鼓励创新,这与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是一致的;第二,开源可以分担商业风险,吸引着投资者的青睐。开源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开源所倡导的开放共享并不是建立在免费的基础之上;第三,开源会降低和减少研发者之间的沟通成本,促进基因技术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第四,开源可以传播研究者的名声,这对于基因技术领域的研究者来说,是激励其持续参与开源项目的动力之一。在基因技术领域,建立开源社区是实践开源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签订开源公共协议,建立起常态的创新团体。一方面,承认和保护上游研发者的专利权,另一方面,无需再各个授权,下游的研发者可以自由地获取基因技术产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