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劳动法的特别私法地位
【6h】

论我国劳动法的特别私法地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法律制度意义

1.2.2 社会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文献

1.4.2 国内文献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劳动法地位的学术之争及评析

2.1 劳动法地位之争的产生和发展

2.1.1 劳动法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2.1.2 劳动法地位之争的产生及发展

2.2 劳动法地位的既存学说理论梳理

2.2.1 劳动法公法论

2.2.2 劳动法普通私法论

2.2.3 劳动法社会法论

2.3 劳动法地位既存学说得失性评价

2.3.1 劳动法公法论得失性评价

2.3.2 劳动法私法论得失性评价

2.3.3 劳动法社会法论得失性评价

第3章 劳动法特别私法地位证成

3.1 特别私法地位与普通私法论的联系与区别

3.2 劳动法属于私法领域的依据

3.2.1 劳动法属于私法的理论依据

3.2.2 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我国劳动法的私法地位

3.2.3 劳动法属于私法的历史依据

3.2.4 对比他国劳动立法分析我国劳动法私法地位

3.3 劳动法特别私法地位的具体体现

3.3.1 与民法比较体现劳动法的特别私法地位

3.3.2 公私法因素混合突出劳动法的特别私法性质

3.3.3 主体特殊突出劳动法的特别私法地位

3.3.4 立法宗旨突出劳动法的特别私法地位

第4章 重构劳动法体系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4.1 特别私法地位视角下的对我国劳动法体系的构建

4.1.1 我国劳动法体系现状分析

4.1.2 基于特别私法地位下的劳动法体系思考

4.1.3 完善劳动法体系的愿景规划

4.2 特别私法地位视角下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

4.2.1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及问题

4.2.2 特别私法地位下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社会关系,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而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对劳动法的地位属性问题进行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对我国的劳动法体系的完善和劳动争议处理的司法困境具有积极意义,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劳动法地位问题在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议。首先,对劳动法地位的现有学术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从劳动法地位之争的产生和发展,引出劳动法地位的三种既存学说,即劳动法公法论、普通私法论和第三法域——社会法论,再对三种既存学说进行得失性评价。其次,界定出我国劳动法的特别私法地位。对比普通私法论进行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从理论、社会经济基础、对比分析他国劳动立法和劳动法的历史渊源四个方面找到我国劳动法属于私法的依据;进而从与民法这一普通私法比较、公私法因素的混合、劳动法主体的特殊性和立法宗旨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劳动法不同于一般私法的特殊性表现。最后,论述在劳动法的特别私法地位视角下如何重构我国劳动法体系及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从我国劳动立法的现状、基于劳动法特别私法地位下的劳动法体系思考和劳动法体系的愿景规划三个方面来探讨劳动法特别私法对我国劳动法体系的启示;接着以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现状及问题和特殊私法地位视角下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劳动争议两个方面来论述劳动法特别私法地位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