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研究
【6h】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2.2 利率市场化及其影响

1.2.3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进展

1.2.4 文献评述

1.3 文章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文章的主要创新

第2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2.1.1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2.1.2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2.2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2.2.1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

2.2.2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

2.3 政策利率

2.3.1 完善政策利率的必要性

2.3.2 政策利率有效的基础条件

第3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型设定

3.1 一般动态随机均衡模型

3.1.1 家庭

3.1.2 厂商

3.1.3 银行部门

3.1.4 中央银行

3.2 对数线性化

第4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4.1 货币政策传导模拟

4.1.1 参数估计

4.1.2 脉冲响应分析

4.1.3 利率传导机制不通畅的原因

4.2 政策利率工具分析

4.2.1 主要政策利率分析

4.2.2 参数估计

4.2.3 数值模型

第5章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5.1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5.1.1 坚持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规划

5.1.2 建立市场化价格制度

5.1.3 完善市场化宏观调控框架

5.2 增强市场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

5.2.1 增强银行定价能力

5.2.2 深化国企改革

5.2.3 强化居民金融教育

5.3 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5.3.1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5.3.2 支持金融创新

5.3.3 扩大市场主体参与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5年10月,中央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此举提升了货币政策利率调控机制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地位。在新的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何持续地、深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完成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成功转型是新时期的重要议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紧扣我国利率市场化新进程,运用结构化的DSGE模型,刻画了银行部门、中央银行部门的微观行为,分析取消利率管制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政策利率选择及其效果,为新时期我国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实现货币政策利率调控转型提供良好的参考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理论上梳理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结合实际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给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所带来的影响。在实证中建立了结构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包含了居民、厂商、银行部门及中央银行四部门,将信贷政策工具、利率政策工具设定为冲击形态,同时加入符合真实经济环境的技术冲击等,通过贝叶斯估计与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信贷传导机制、利率传导机制的宏观调控的效果。本文实证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较为通畅,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因受利率管制、市场主体对利率变动不敏感等因素影响使得传导效果较弱、传导渠道不通畅。在比较央票利率与国债利率后,发现央票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周期更长、效果更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