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险会计改革背景下我国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研究
【6h】

保险会计改革背景下我国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

1.2.1 国外研究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发展动态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保险会计改革及其对保险业的影响

2.1 保险会计改革的历程

2.2 保险会计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2.2.1 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的分拆

2.2.2 保单获取成本的费用化处理

2.2.3 保险责任准备金计量原则

2.3 保险会计改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2.3.1 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分拆的影响

2.3.2 保单获取成本费用化处理的影响

2.3.3 保险责任准备金计量原则变化的影响

第3章 保险公司盈利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概述

3.1.1 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概念

3.1.2 保险公司盈利模式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比较

3.2 我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分析

3.2.1 我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发展历程

3.2.2 我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特点

3.3 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我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3.3.2 我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保险会计改革前后市场反应分析

4.1.1 保险会计政策改革前后资本市场的反应

4.1.2 杜邦分析

4.2 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分拆对盈利模式的影响分析

4.2.1 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4.2.2 险种开发和销售模式的影响

4.3 保单获取成本费用化处理对盈利模式的影响分析

4.3.1 公司净利润的影响

4.3.2 公司经营策略的影响

4.4 保险责任准备金计量原则变化对盈利模式的影响分析

4.4.1 对准备金计提的影响

4.4.2 对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的影响

第5章 保险会计改革背景下公司盈利模式的对策建议

5.1 政策制定方面

5.2 公司发展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会计核算标准不同阻碍了资本的进一步流动,这一现象在保险行业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保险会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一直推进的比较缓慢。财政部于2006年初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就有关于保险会计方面的规定,但是准则的执行性不强,随后保监会联合财政部又发布了一系列保险财务会计方面的政策规定。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200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和《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主要在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的分拆以及保单获取成本费用化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本文主要以近年来在保险会计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受到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保险会计改革在哪些方面对保险公司造成了影响以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具体影响提出一些改进性的建议。
  文章采用了单因素分析和杜邦分析等方法对我国A+H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保险会计改革对其股价造成的总体影响作了分析。研究发现,保险会计改革对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市场份额、险种开发、销售模式、净利润和投资业务等均有重要影响。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为绪论,该部分主要对文章立意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等作了阐述;其次探讨了保险会计改革的历程、内容特点以及对保险业的影响;然后阐述了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概念、发展阶段与现状分析,探讨了保险会计改革对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影响;再者为案例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以同时在A+H股上市的几家保险公司为例,首先分析了资本市场对保险会计改革行为的总体反应,然后按不同的保险会计改革内容分别具体分析其对几家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最后为对策建议,主要根据具体的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一些改进性的对策建议。文章最后结合所有研究内容,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保险公司业务结构和提升保险公司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