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刑罚轻缓化的立法实现
【6h】

论我国刑罚轻缓化的立法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刑罚轻缓化的界定

2.1 有关刑罚轻缓化含义的概念

2.2 对刑罚轻缓化含义的全面解读

2.3 刑罚轻缓化与相关范畴辨析

第3章 推行刑罚轻缓化的依据

3.1 价值依据

3.2 现实依据

3.3 政策依据

第4章 刑罚轻缓化在我国立法实践中的实施现状

4.1 刑罚轻缓化在我国立法实践中取得的成就

4.2 刑罚轻缓化在中国立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我国刑罚轻缓化的立法实现

5.1 修改死刑规定、减少死刑适用

5.2 管制刑的完善

5.3 罚金的完善

5.4 缓刑的完善

5.5 刑事和解的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刑罚轻缓化就是刑罚朝着轻缓的方向发展,它是一种轻缓的刑事政策,注重人权保障、反对严刑酷罚而且可以更好的预防犯罪,由此越来越受到刑法学者的关注。21世纪以来随着人权主义观点的深入人心,刑罚轻缓化越发受到重视。要研究我国刑罚轻缓化的立法实现问题,首要一点是要弄清楚刑罚轻缓化的含义,其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本文所提及的均是狭义上的概念,但他的外延可扩大,接着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它是与重刑化相对应的概念,它包括刑罚的必定和刑罚的宽和,它实施的前提是法网严密等等。然后对比分析以厘清刑罚轻缓化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刑法谦抑性、刑事和解制度之间的异同。再次要说明刑罚轻缓化在我国实施的依据,以此来证明刑罚轻缓化在我国有实施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如我国现行刑罚重刑化倾向明显,刑罚结构偏重和重刑主义的刑罚观点对我国刑罚轻缓化的推广和实现是相矛盾的,另外要切实贯彻我国现行的刑事政策,还要从制度上保障人的价值,故推行刑罚轻缓化就是刑罚制度走向相对宽缓所必需且必要的。近年来我国立法对刑罚轻缓化的重视可以从刑罚结构的趋轻改变、刑罚裁量的轻缓、刑罚执行的轻缓三方面来具体体现,主要有死刑罪名得到大范围削减,罚金刑的扩大适用,缓刑的完善,重视非刑罚处理方法,行刑更加社会化,社区矫正制度得到具体落实等等,由此肯定刑罚轻缓化在我国取得了巨大而值得称道的成就。但刑罚轻缓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死刑罪名仍有削减的空间、管制刑的弊端依然突出、罚金刑、缓刑适用问题较多、刑事和解制度备受争议等等,然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阐述我国刑罚轻缓化的立法完善,我国目前刑罚轻缓化改革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修改死刑的适用条件,减少死刑的立法和司法适用;扩大管制、罚金刑的适用、提高其适用比例;完善缓刑的适用;改革刑事和解的方式等等。实行刑罚轻缓化改革决不仅仅是简单地修改法律,而要从立法、司法综合把握其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更有助于理解中国刑罚制度、丰富刑罚理论、促进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进而促进人权保障和法治事业的开展,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其他配套工作如摒弃重刑主义思想观念,树立人道、人权和法治观念等,促进我国刑罚轻缓化的立法实现,从而更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