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政府规制理论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6h】

基于政府规制理论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的逻辑线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政府规制理论分析

2.1政府规制理论的演变发展

2.2政府规制与监管的联系和区别

2.3金融行业政府规制模式分类

2.4政府规制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领域的差异

第3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及监管问题分析

3.1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

3.2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问题

第4章 政府规制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角色定位

4.1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4.2公众期待的政府角色与实际差异

4.3政府角色期待的矫正

第5章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建议

5.1从严控制政府介入市场程度

5.2强化执法监管

5.3实施穿透式监管

5.4重视技术创新

5.5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政府规制是指政府凭借其法定权利,通过对社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加以某种限制或约束,最终达到维护特定公共利益的行为。政府规制最初以防止并矫正市场失灵与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随着时间推移政府规制也随着市场需求与环境变化发生了一定改变,但其强制性与规范性仍被保留。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系统的新领域,营运模式多样、涉及面较广,且不同监管部门之间暂未实现信息共享,非现场监管难度较大,仅凭单一部门监管很难达到应有监管效果。这就需要对原有规制体系、途径、方法进行调整完善。当下,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改革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以更高的标准来规制市场;二是规制标准不变,主要采取完善规制程序,强化规制协调配合的方法。这涉及到规制机构权力的调整和被规制行业法人权利义务的变化,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如何既推进金融行业稳健有序发展,又避免暴发金融危机,是一个值得各界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政府规制视角出发,先对政府规制与普通行业监管的联系与区别做以阐述,而后依据我国当下市场情况,对“强势干预”与“协调辅助”两种规制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当前如何有效地开展互联网金融规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通过归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违约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出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最后,从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监管、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推进互联网金融稳健发展的措施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