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织补理论的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适应性保护与更新
【6h】

基于织补理论的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适应性保护与更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文化全球化影响与地域文化的觉醒

1.1.2 传统乡村聚落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

1.1.3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保护的迫切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完善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研究理论体系

1.2.2 拓展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路径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1 理论视角:织补理论

1.3.2 地域范围:资江流域

1.3.3 研究对象:传统乡村聚落

1.3.4 研究目标:适应性保护与更新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1.4.1 织补理论相关研究

1.4.2 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相关研究

1.4.3 资江传统乡村聚落相关研究与缺憾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考察与文献史料并重

1.5.2 微观个案与宏观视野结合

1.5.3 侧重聚焦与多维融贯并存

1.5.4 时间与空间双线贯穿

1.6 论文的思路及框架

1.6.1 论文研究思路

1.6.2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构成特质与价值

2.1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生成发展的环境特征

2.1.1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生成发展的生态自然环境

2.1.2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生成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

2.2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构成特质

2.2.1 地理区域空间分布不均,相互关联

2.3.2 聚落区域空间复合多元,借势成形

2.2.3 聚落建筑空间天人合一,动态应变

2.3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历程

2.3.1 聚落萌芽期——适从应变

2.3.2 聚落发展期——多元平衡

2.3.3 聚落成熟期——井然有序

2.3.4 聚落衰落期——萧条破败

2.4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价值

2.4.1 聚落营建理念的生态人文价值

2.4.2 聚落营造技术的科学文化价值

2.4.3 聚落演变规律的史学研究价值

2.4.4 聚落空间特色的社会经济价值

第3章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问题剖析

3.1 问题表征梳理

3.1.1 自然环境生态失衡

3.1.2 人工环境肌理破碎

3.1.3 人文环境文脉断层

3.2 问题诱因剖析

3.3.1 保护理念含混不清

3.3.2 使用方法偏颇孤立

3.3.3 适宜技术普遍缺乏

3.3.4 营建过程封闭速成

3.3 实质矛盾总结

3.3.1 空间拓展与传统营建方式的矛盾

3.3.2 规模增长与既有承载能力的矛盾

3.3.3 功能更新与地域文脉传承的矛盾

第4章 织补理论导控下的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4.1 织补理论引入资江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的契合性

4.1.1 织补理论的核心内容

4.1.2“织补城市”迈向“织补乡村”的可行性

4.1.3 织补理论引入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的契合性

4.2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原则

4.2.1整体性原则

4.2.2渐进性原则

4.2.3多样性原则

4.2.4适度性原则

4.2.5人本性原则

4.3 织补理论导控下的资江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4.3.1以生态织补为先导,修复聚落生态环境

4.3.2 以文脉织补为带动,承续聚落形态结构

4.3.3以过程织补为依托,延续聚落演进规律

第5章 织补理论导控下的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方法

5.1 宏观维度:地理区域空间整合性织补

5.1.1 区域聚落整合性织补

5.1.2 特色资源触媒式发展

5.2 中观维度:聚落空间结构真实性还原

5.2.1 聚落格局的整体延续

5.2.2 簇群肌理的有机修复

5.2.3 街巷空间的优化调适

5.2.4 节点空间的活化利用

5.2 微观维度:历史建筑空间创造性延续

5.3.1 建筑风貌的修复还原

5.3.2 建筑性能的承袭改良

5.3.3 建筑功能的置换转型

第6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6.1 还原型模式——以新化县水车镇正龙村为例

6.1.1 村落特色及其价值评估

6.1.2 区域关联性资源联动织补

6.1.3 延续“山、水、田”格局

6.1.4 微循环空间网络的建立

6.1.5 历史建筑的修复与调适

6.1.6 村落传统人文精神的复兴

6.1.7 村落整体规划的分期实施

6.2 再生型模式——以城步县丹口镇桃林村为例

6.2.1 村落历史文脉及其现状

6.2.2 整体格局的延续与保育

6.2.3 交通空间的整治与梳理

6.2.4 环境文脉的织补与植入

6.2.5 历史建筑的修缝与拓展

6.3 复兴型模式——以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为例

6.3.1 文化园营建目的及环境语境

6.3.2 整体格局对地脉的和谐顺应

6.3.3 空间形态对文脉的化合延续

6.3.4 营建过程对传统模式的承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C资江流域传统传统乡村聚落居民感知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