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技术对城市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
【6h】

信息技术对城市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1 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城市结构研究的现状分析

1.3.2 国外关于信息技术与城市结构研究的现状分析

1.3.3 国内外信息技术与城市结构变迁研究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城市结构变迁的发展史

2.1.1 农业时代信息与城市结构

2.1.2 工业时代信息与城市结构

2.1.3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结构

2.2 信息技术新阶段:广义城市化解读

2.2.1 信息技术的中介性:城市社会

2.2.2 信息技术的智能性:智能城市应用

2.2.3 信息技术的统一性:城市容器融合

2.3 基于信息技术的城市结构革命

2.3.1 技术形态下城市结构的基本构成

2.3.2 技术形态下城市结构的特征

2.3.3 信息技术冲击下城市结构面临的变迁

第三章 信息技术对城市政治结构变迁的影响

3.1 信息技术与城市政治理念变迁

3.1.1 信息技术与反权威精神

3.1.2 信息技术与新自由主义

3.1.3 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技术现实派及批判

3.2 信息技术对政府组织结构变迁的影响

3.2.1 信息技术对政府组织结构的分化

3.2.2 信息技术对政府组织结构的重构

3.2.3 信息技术对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

3.3 信息技术对科层组织信息控制的冲击

3.3.1 信息技术对上层信息控制的冲击

3.3.2 信息技术对技术官僚信息控制的冲击

第四章 信息技术对城市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

4.1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城市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

4.1.1 信息技术与城市技术经济范式的关系

4.1.2 信息技术革命是城市技术经济转型的动力

4.1.3 信息技术范式革新引发新城市经济范式

4.2 信息社会化的城市经济结构解释

4.2.1 信息社会化驱动的产业结构

4.2.2 信息社会化导致的城市就业结构

4.2.3 信息社会化导致的城市消费结构

4.3 信息技术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3.1 信息技术对城市经济发展关键生产要素的替代

4.3.2 信息技术对城市服务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4.3.3 信息技术对城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城市文化结构的影响

5.1 信息技术对城市文化空间的重组

5.1.1 信息技术对城市文化传播的转变

5.1.2 信息技术对城市文化机构的解构

5.1.3 信息技术对城市文化产业的聚集

5.2 信息技术与城市生活中人的新异化

5.2.1 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对人的异化

5.2.2 信息技术经济对人的排斥与异化

5.2.3 虚拟交往与“上网绑架”

5.3 数字城市与城市活力:技术的人文关怀及人文的技术语境

5.3.1 哲学视阈下的数字城市

5.3.2 数字城市与城市文明表征

5.3.3 城市活力怎样突破数字的禁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信息技术的诞生源自生产生活的需要,这其中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农业社会,信息传递依靠造纸术、印刷术,这些活动首先集约在城市,城市成为农业社会信息交换的中心,同时城市社会呼吁更为快捷的信息传递工具。工业时代,实现了农业时代信息传递的愿望,火车、飞机、轮船成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但这一切却不能驱散信息中心的形成,工业城市仍然成为知识、信息的“集散地”。大学、科研机构、墙报是信息的载体,这是工业城市信息的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的扩散远远超越了机械交通工具的承载能力,信息技术革命在城市中心地带酝酿。信息技术本身也被赋予了城市内涵:广义城市化角度才能理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场所主要是城市、信息技术在城市获得了与城市结合的新称呼——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扩张了城市容器,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重新铸造城市容器。
  信息交换激发了内在权力理解,原来工业基础上的民主普选已经被信息技术解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有了信息技术这一武器,逐步构建了反权威精神、新自由主义、和反思原来的技术治理主义。多元的政治主张逐步推动城市新的政治结构,政府官员用电子民主和测评系统完成与市民的交流,科层制控制信息不再局限在小的范围了,完全解构了源自韦伯的科层官僚制。
  信息技术导致了新的城市经济结构。技术创新与信息交换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群体智慧”“大众智慧”“大众创新”等新的经济创新名字都来自信息技术的原动力。信息技术与经济范式联姻,城市的产品、工艺都是信息与经济的结合。在大的影响上看,信息技术驱动新的产业结构、信息技术造就就业方式转变、信息技术带来虚拟的消费观念和具体结算方式的改变。
  信息技术解构了当前的城市文化结构。信息传播方式由单一的变为多元的传递。文化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图书馆、学校,互联网、万维网、微信、网站成为分类人群构建多元文化的场所,文化虚拟化与传统之间形成了矛盾。除了赞同信息技术对文化多元形成之外,还要留意其对人的异化:诸如“网瘾”,“阅读依赖”,“消费绑架”“失语”等。
  信息技术正在造就一个新时代的数字城市。人们在接纳它的同时,是否考虑到未来的生活突破?从哲学层面应该留意人的异化,考虑通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的方式,考虑突破数字的禁锢。这个时候,道德、伦理、价值、技术、经济应该全面纳入考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