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废弃矿区环境再设计研究——以蛟河煤矿煤炭文化体验中心为例
【6h】

废弃矿区环境再设计研究——以蛟河煤矿煤炭文化体验中心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加快了人类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煤炭开采地区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小的破坏。废弃煤矿地区环境空间再设计可以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经过阅读文献和实际现场调查汇总了国内外各界有关煤矿废弃地再利用的理论。并且以现实案例阐述。
  煤矿废弃地是人类获取自然界中的矿产资源,而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和改造后的结果。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炭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大量的开采形成了诸多的煤矿废弃地。现如今国家更提倡新能源的运用,煤矿废弃地均面临空间资源再利用和生态环境再利用的需求。此前对于煤矿废弃地的改造治理大部分都采用单纯的生态造林的方式或者变成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等方式。但由于煤矿位置大都为山区或者丘陵地带,距离城市较远,招商引资面临困境。所以持久的再利用规划设计,是煤矿废弃地再次重新获得利用的最佳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研究案例和现场实地调研,本论文对煤矿废弃环境空间再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融合了生态恢复学、园林设计、景观生态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整理研究了时下煤矿废弃地的环境空间再利用的方法。先是对煤矿废弃地环境空间再设计的相关概念阐述,对煤矿废弃地环境空间再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和对煤矿废弃地的特征总结,先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煤矿废弃地环境空间总体设计原则,再利用煤矿遗留建筑、人文和自然资源,运行整体废弃环境空间组织和再利用建设,展开煤矿生态恢复和经济复苏的规划战略。本文将煤矿废弃环境空间为核心,结合当地实际人文和自然资源,研究探讨了废弃煤矿空间再设计的原则,从场馆建筑、景观环境、科学普及、收藏展示、安全监管等方面为废弃煤矿再设计的核心。最后总结出促进科学教育、观光展示、体验设计、休闲游览等功能的实现,为煤矿废弃空间再设计提供时间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