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
【6h】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关理论分析

2.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2.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理论基础

2.3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第三章 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评述与应用

3.1定性分析方法

3.2基于财务指标的分析模型

3.3 Z-Score模型在我国的实证应用分析

第四章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适应性以及实证分析

4.1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4.2 KMV模型的实证分析和参数改进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对策

5.1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5.3 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展开▼

摘要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也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自从信用风险出现以来,它就自始至终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由于商业银行是信用活动的中心,因而其将直接和全面地面对信用风险的威胁,信用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也更为突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不断出现的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经济以及地区经济,因而世界的眼光都转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风险上来。学者试图从不同的层面解读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信用风险管理的失当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失当,有对信用风险失察的原因,也有对信用风险低估的原因,还有对信用风险控制不足的原因。因此,商业银行持续面临的重大挑战是怎样才能更加准确的识别风险以及度量风险,怎样才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控制信用风险。
  本文首先界定了信用风险的相关概念,阐述了信用风险相关理论,分析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确定了适用于我国的Z-Score模型临界值。其次,本文比较分析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结构、基本原理、优缺点,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对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某些参数的更换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我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立体量化度量模型,为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地度量和管理其面对的信用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