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法律制度研究
【6h】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法律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法律现状分析

一、各地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现状

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基本模式与要素探讨

三、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立法现状

四、小结

第二章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市场主体研究

一、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市场机制理论基础

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主体的制度现状

三、我国第三方治理市场主体评价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

四、第三方市场主体评价制度的建构

五、小结

第三章 规范第三方治理合同

一、第三方治理合同的产生

二、第三方治理合同的法律特征

三、第三方治理合同的类型

四、公权力干预第三方治理合同的正当性分析

五、第三方治理合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六、小结

第四章 第三方治理模式责任归属分析

一、第三方治理法律责任概述

二、第三方治理法律责任界定存在的问题

三、构建第三方治理法律责任制度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治理模式,所谓的第三方治理就是排污企业通过缴纳或者按照第三方治理合同的约定支付一定费用,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移交给专业化的第三方进行的一种市场化治理环境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进行专业化分工,将污染治理理念从“谁污染、谁治理”转变为“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是环保市场化的典型,也是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的新模式,该模式于2013年首次提出。由于该制度处于起步阶段,制度的构建仍然存在诸多困难。本文以第三方治理开展所遇到的困难为破题点,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对该种环境污染治理模式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第一章是对目前我国已经进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践的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山西省的开展情况进行概括,得出第三方治理模式开展的条件、模式特征、发展障碍等。第一章节的内容对下文具体问题的分析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二章节的内容是对环境污染第三方主体市场机制的研究。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机关简政放权,取消了环境服务提供商的市场准入门槛。这种转变对我国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产生了新的考验。目前我国对第三方的监管主要采取等级评价制度,由环保产业协会负责。当取消了第三方的市场准入门槛后,等级评价成为对第三方能力水平的唯一评判标准。为了保证这种等级评价效果的客观公正,维护第三方市场的秩序,就有对行业协会进行监督管理之必要。
  第三章节讨论的是第三方治理合同的相关内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关键点之一是第三方治理合同,因为合同的缔结是进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前提。第三方治理合同不是普通的行政管理合同,也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民商事合同,需要对第三方治理合同的性质和法律特征进一步剖析。另外,目前我国并没有对第三方治理合同进行统一的说明或规范,这就使得在实践中,对于第三方治理合同纠纷的解决没有法律上的指导。本章节通过对第三方治理合同缔结与实施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建议,以求能够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发展。
  第四章节讨论的是第三方治理模式的主体责任归属问题。在现有的实践中,阻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的最大症结就在于市场双方主体之间的责任承担不明晰,导致在具体的实践中容易混淆责任。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下,不能简单笼统的划分责任,应当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结合分析。本章通过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双方市场主体的责任进行分析,以期厘清双方的责任承担范围与方式,从而保障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