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体系建设研究
【6h】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体系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本章小结

第2章 港口煤炭物流系统研究

2.1煤炭物流及煤炭物流系统

2.1.1煤炭物流的界定

2.1.2煤炭物流的构成要素

2.1.2煤炭物流系统网络结构及其复杂性

2.2港口煤炭物流系统分析

2.2.1港口煤炭物流系统的定义

2.2.2港口煤炭物流的功能要素

2.3港口煤炭物流系统的评价体系

2.3.1系统评价的原则

2.3.2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2.3.3评价方法的选择

2.4本章小结

第3章 秦皇岛港煤炭系统诊断与分析

3.1内部条件分析

3.1.1秦皇岛港发展煤炭物流的自然地理条件

3.1.2秦皇岛港煤炭装卸基础设施

3.1.3秦皇岛港的信息化建设

3.1.4秦皇岛港的煤炭管理水平

3.1.5秦皇岛港的物流人力资源

3.1.6秦皇岛港的煤炭增值服务

3.2秦皇岛港煤炭物流系统评价

3.2.1指标体系

3.2.2指标权重的确定

3.2.3评价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3.2.4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3.2.5评价结果分析

3.3宏观环境分析

3.3.1国家港口发展规划

3.3.2煤炭产业发展方向

3.3.3能源政策

3.3.4河北省物流发展规划

3.3.5加入WTO的影响

3.4竞争分析

3.4.1我国煤炭资源分布

3.4.2运输形势分析

3.4.3竞争对手分析

3.4.4竞争形势图

3.5需求分析

3.5.1定位

3.5.2吞吐量预测

3.6 SWOT战略分析

3.7本章小结

第4章 战略设计与总体规划

4.1战略设计

4.1.1总体思路与要求

4.1.2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

4.2秦皇岛港煤炭物流系统总体规划

4.2.1供应链战略联盟构建

4.2.2煤炭物流平台的构建模式

4.2.3管理模式构建

4.3本章小结

第5章 秦皇岛港煤炭物流园区建设方案

5.1物流园区概述

5.1.1物流园区的定义

5.1.2物流园区的特点

5.1.3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

5.1.4物流园区的类型

5.1.5当前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5.2秦皇岛港煤炭物流园区规划

5.2.1秦皇岛港物流园区建设方案总体设想

5.2.2煤炭物流园区发展定位

5.2.3煤炭物流园区功能规划

5.2.4煤炭物流园区的组织结构设置规划

5.2.5煤炭物流园区的选址原则

5.3煤炭园区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5.3.1信息系统的构建原则

5.3.2服务对象分析

5.3.3信息需求分析

5.3.4信息平台设计

5.4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本文的研究总结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秦皇岛港是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我国北煤南运的最重要港口。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许多港口都已利用这一契机发展为第三、第四代港口。秦皇岛港却还处于传统的第一代港口,并且由于其收到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优势逐渐缩小,怎样巩固秦皇岛港的煤炭物流链,使港口顺利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港口煤炭物流系统进行了研究。在资料收集、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煤炭物流的内涵、构成要素,分析了煤炭物流系统的结构及其复杂性。进而对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港口煤炭物流系统进行了分析。界定了港口物流系统的含义和功能要素。建立了港口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针对秦皇岛港的煤炭物流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秦皇岛港的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上章建立的港口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得出优势大于劣势的结论。接着对秦皇岛港发展的外部条件,竞争因素进行分析,并用三次指数平滑对其煤炭物流量进行了预测,采用SWOT战略分析的思想,提出了秦皇岛港发展煤炭物流采用SO战略:发展成为国际煤炭商贸物流中心。 据此,本文对秦皇岛港发展煤炭物流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进行了规划。对秦皇岛港的总体规划着重对供应链战略联盟构建、物流平台构建、管理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规划。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规划与建设秦皇岛港的煤炭物流园。本文研究了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类型以及当前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秦皇岛港的煤炭物流园区进行了规划。秦皇岛港的煤炭物流园区定位为一独立的实体,主要为秦皇岛港发展煤炭物流服务,是我国北煤南运的区域性国际化的综合性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煤炭流通的场所,是煤炭储存、运输、加工、商贸、信息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是国际最有影响力的煤炭物流园区之一。最后对园区的功能、组织机构、信息平台进行了具体的规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