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汉冶萍工业遗产研究
【6h】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汉冶萍工业遗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国际国内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倡议

1.1.2文化线路代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新思路

1.1.3中国相关基础性研究相对不足

1.1.4汉冶萍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1.1.5汉冶萍工业遗产形成背景的思考

1.2研究现状分析

1.2.1文化线路研究

1.2.2工业遗产研究

1.2.3有关汉冶萍工业遗产的研究

1.2.4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背景

1.3研究意义与目标

1.3.1研究意义

1.3.2研究目标

1.4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1.4.1研究方法

1.4.2论义框架

1.5创新点

第2章文化线路视野下的工业遗产保护理论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文化遗产与工业遗产

2.1.2文化线路与相关概念

2.2文化线路的基本理论

2.2.1文化线路的判别与界定

2.2.2文化线路的特征和类型

2.2.3文化线路的保护原则

2.2.4相关保护案例

2.3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

2.3.1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与类犁划分

2.3.2 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与评价原则

2.3.3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

2.4文化线路与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的结合

2.4.1理论的对比分析和创造性认识

2.4.2工业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实例解析

2.4.3工业文化线路构建的基本思路

第3章汉冶萍工业遗产的历史回顾

3.1中国近代工业分布与汉冶萍分布范围

3.1.1中国近代工业时空分布特征

3.1.2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企业

3.1.3汉冶萍工业遗产分布范围

3.2汉冶萍的历史文化内涵

3.2.1汉冶萍诞生的历史背景

3.2.2 历史发展纵轴

3.2.2地域延展横轴

3.2.3人文历史节要

3.3小结

第4章汉冶萍工业遗产的分类

4.1汉冶萍与工业城镇

4.1.1工业长廊雄踞汉阳

4.1.2黄石之兴源于冶矿

4.1.3煤都之誉得于萍乡

4.1.4岳阳古城以港兴

4.1.5株洲老镇因路忙

4.2汉冶萍工业遗产聚集区

4.2.1汉阳铁(钢)厂工业遗产聚集区

4.2.2大冶铁矿工业遗产聚集区

4.2.3萍乡煤矿工业遗产聚集区

4.2.4重庆钢铁厂工业遗产聚集区

4.3汉冶萍与工业企业

4.3.1以汉阳铁厂为核心的湖北重工业发端

4.3.2重要工业企业

4.4汉冶萍建构筑物

4.4.1大冶铁矿建构筑物

4.4.2萍乡煤矿建构筑物

4.4.3其它建构筑物

4.5汉冶萍的设备与产品

4.5.1汉冶萍的设备

4.5.2汉冶萍的产品

4.6汉冶萍文史档案

4.7小结

第5章汉冶萍工业遗产的判别与登录

5.1汉冶萍工业遗产的形成因素

5.1.1原料产地和市场

5.1.2交通运输

5.1.3劳动力

5.1.4资本

5.1.5政策

5.2汉冶萍工业遗产的特征

5.3汉冶萍工业遗产的判别

5.3.1相关工业企业调查标准

5.3.2工业建构筑物登记标准

5.3.3专项登录标准

5.4汉冶萍工业遗产登录情况

5.4.1两大工业遗产区

5.4.2其它工业遗产

5.5小结

第6章汉冶萍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分级

6.1汉冶萍工业遗产价值构成与评价方法

6.1.1价值因子的选定原则

6.1.2价值构成及评判标准

6.1.3评价方法

6.2工业城镇评价与分级

6.2.1价值评价

6.2.2价值分级

6.3工业遗产聚集区评价

6.3.1大冶铁矿工业遗产聚集区评价

6.3.2萍乡煤矿工业遗产聚集区评价

6.3.3汉阳铁(钢)厂潜在工业遗产聚集区评价

6.3.4重庆钢铁厂潜在工业遗产聚集区评价

6.4工业相关企业评价

6.4.1评价方法

6.4.2价值评价与工业企业分级

6.5建构筑物单体评价

6.5.1评价因子与权重的设定

6.5.2价值评价与遗产点分级

6.6 小结

第7章重现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

7.1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的形成基础

7.1.1近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

7.1.2近代义化、工业文化与城市文化

7.1.3汉冶萍工业遗产的文化意义

7.1.4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的形成基础

7.2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保护目标与原则

7.2.1保护目标

7.2.2保护原则

7.3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的系统重现

7.3.2交通组织

7.3.3解释系统的组织

7.4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的构成要素和线路属性

7.4.1物质要素

7.4.2非物质要素

7.4.3线路属性

7.5 小结

第8章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的保护与利用

8.1汉冶萍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回顾与思考

8.1.1保护与利用的状况

8.1.2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及矛盾

8.2汉冶萍工业城镇保护格局

8.2.1城市功能定位

8.2.2创建保护格局

8.3工业遗产聚集区保护性开发策略

8.3.1保护层级划分

8.3.2改造更新模式

8.4重要工业建构筑物的保护与利用

8.5保护策略实施

8.5.1编制整体保护规划体系

8.5.2建立健全区域联动管理的体制

8.5.3推动地区振兴与旅游开发的结合

8.5.4促进公众参与机制有效运转

第9章总结与展望

9.1主要结论

9.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将人文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理论运用到遗产保护学领域,探讨文化线路和工业遗产保护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文化线路的角度研究汉冶萍工业遗产及其整体保护策略。通过重现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探讨对区域性工业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遗产认定与分级和制定保护实施策略的系统性理论与方法。 首先,将文化线路与工业遗产保护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依据文化线路的整体性保护原则整合区域性工业遗产的价值和文化信息,发掘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线路,并制定相应的研究层次和基本流程,从而为区域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在理论架构的基础上,针对汉冶萍工业遗产展开实证研究,将其分为工业遗产区域、工业城镇、工业遗产聚集区、工业企业、建构筑物5个层次,采取“主题确定——遗产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线路构建——实施策略”的基本流程进行研究。 通过对汉冶萍工业遗产历史沿革的调查,分析其遗产类型和构成情况,针对各层次遗产进行判别与登录,通过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对汉冶萍工业遗产进行价值评价与分级。 汉冶萍工业遗产具有整体性保护价值和重要的文化意义。以文化传播为无形线路,以交通组织为有形线路,以城镇、厂矿区、遗产点为核心资源,复原线路上有形遗产的生存语境,达到对汉冶萍历史文化价值宏观和微观的保护与利用。重现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是整体保护汉冶萍工业遗产的理想策略,故根据工业遗产区域、工业城镇、工业遗产聚集区、工业企业、建构筑物等5个层次进行保护与再利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实施策略。 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采用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视角和相应的技术路线,展开对汉冶萍工业遗产的研究,提出通过重现汉冶萍工业文化线路的途径,实现对汉冶萍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的策略。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对区域性遗产整体保护研究有着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