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循环经济下钢铁业逆向物流的研究
【6h】

循环经济下钢铁业逆向物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目的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思路

第2章 循环经济下钢铁业逆向物流概述

2.1钢铁业逆向物流的基本内涵

2.2钢铁业逆向物流概述

2.2.1钢铁业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

2.2.2逆向物流对钢铁业发展的重要性

2.3钢铁业逆向物流相关理论

2.3.1循环经济理论

2.3.2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绿色物流理论

2.4逆向物流与三大理论在钢铁业应用中的关系

2.5本章小结

第3章 废钢供需情况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3.1钢铁供给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3.1.1我国钢铁供给情况分析

3.1.2美国钢铁供给情况分析

3.1.3中美钢铁供给情况的对比分析

3.2废钢需求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3.2.1我国废钢的需求分析

3.2.2美国废钢的需求状况分析

3.3废钢供需情况的综合分析结论

3.4废钢供需问题的解决措施

3.5本章小结

第4章 钢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4.1我国钢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4.1.1生产商自营模式的优点

4.1.2生产商自营模式的缺点

4.2美国钢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4.2.1企业联营模式

4.2.2外包模式

4.3我国钢铁业逆向物流运作改进模式

4.4钢铁业废钢逆向物流的数学模型

4.4.1废钢的生成模型

4.4.2废钢铁的消耗模型

4.5数学模型总结

4.6本章小结

第5章 HW钢铁公司废钢资源利用的实例分析

5.1 HW钢铁公司废钢的物流运作模式

5.1.1自营模式

5.1.2 HW钢铁公司自营模式的优劣势

5.1.3改进模式

5.2 HW钢铁公司废钢的利用情况分析

5.2.1 HW钢铁公司废钢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5.2.2 HW钢铁公司废钢比分析

5.2.3提高HW钢铁公司废钢比的建议

5.3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全文总结

6.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我国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为背景,提出了我国钢铁业废钢比过低、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整体大而不强的现状。本文认为我国钢铁业要提高竞争力,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降低不可再生资源铁矿石的利用率,提高可再生资源废钢的利用率。这就要求我国钢企转变观念,发展循环经济,同时改进现存的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提高废钢比。为此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并配合数学模型分析与实例分析的方法,对全文进行了论述。
   本文共有六章:
   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章分析了国内钢铁业废钢逆向物流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的理论。
   第三章详细对比分析了国内与国外发达国家废钢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得出国内钢企对废钢的利用率偏低,对铁矿石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这也是造成国内钢企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势必要提高废钢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废钢比,从而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对我国与美国的钢铁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得出国内钢企在逆向物流运作效率上若要赶上国外发达国家就必须改进现有的运作模式,即由自营模式向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模式的转变进而过渡到外包模式。同时本章引用了废钢生成和消耗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并结合钢铁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得出只有提高钢铁逆向物流运作的效率才可以为废钢的生成提供充足的资源供给,从而增加废钢的生成量,才能不断满足钢企对废钢的使用消耗,进而提高钢企的废钢比。
   第五章以HW大型钢铁公司为例,具体分析了该钢企近年来废钢在冶金中的利用情况以及废钢的持有情况,得出该钢企虽然废钢的利用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废钢比远远赶不上世界平均水平,而更需要关注的是该钢企的逆向物流运作效率低下,亟需改进,本文对其提出了改进模式以及相关的建议。
   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钢铁业要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改进现有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并转变观念,将对不可再生资源铁矿石的依赖转移到对可再生资源废钢的充分利用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钢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