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焦炉煤气加氢脱硫FeMo催化剂的研究
【6h】

焦炉煤气加氢脱硫FeMo催化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焦炉煤气资源及利用

1.2焦炉煤气脱硫技术及研究

1.3本课题的任务

第2章FeMo/Al2O3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2.1催化剂的制备

2.2催化剂的性能评价与测试

2.3 Fe、Mo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4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5 FeMo/Al2O3催化剂的HDS机理探讨

2.6本章小结

第3章FeMo/Al2O3催化剂的掺杂改性

3.1催化剂的制备

3.2催化剂的性能评价与测试

3.3 FeMo/Al2O3掺杂改性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3.4 Co掺杂催化剂的活性相结构表征

3.5本章小结

第4章FeMo/不同复合载体催化剂的改性

4.1催化剂的制备

4.2催化剂的性能评价与测试

4.3不同改性载体及催化剂的性能与结构表征

4.4模拟焦炉煤气中催化剂的性能

4.5本章小结

第5章结论及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展开▼

摘要

焦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H2、CH4,脱硫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目前焦炉煤气中有机硫的脱除多采用FeMo/Al2O3加氢催化剂,但其脱硫效率不高。本文在考察FeMo/Al2O3催化剂的基础上,通过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筛选,选择第一过渡金属系元素掺杂和不同改性载体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首先以混捏法工艺考察了Fe、Mo负载量对FeMo/Al2O3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为催化剂的主活性相,Mo在载体上的分散性越高,催化剂性能越好,Fe的加入可以对Mo的催化产生协同促进作用。当Fe/Mo原子摩尔数之比为0.6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350℃时噻吩转化率为38.6%。
   2.采用优选的最佳Fe、Mo配比,比较了浸渍法、混捏法、共沉淀法不同制备工艺对FeMo/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其中分步浸渍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350℃时噻吩转化率达到55.1%。
   3.过渡金属掺杂FeMo/γ-Al2O3催化剂中,V、Cr、Cu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Mn、Zn、Co、Ni可以使催化剂的活性提高。Mn、Zn掺杂使催化剂活性提高的合理解释是促进了H2S吸附脱除,使噻吩加氢反应向正向移动;而Co掺杂使催化剂活性提高的合理解释,一方面是与Mo产生协同作用,另一方面是促进FeS向加氢活性高的FeS2富硫态转变,从而增强了Fe对Mo的协同作用。
   4.研究了MgO、SiO2、TiO2改性复合载体催化剂的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gO改性载体催化剂因碱性的增强及MgMoO4的形成导致催化活性降低,SiO2、TiO2改性使载体表面酸性位增多,提高了Mo的表面分散性,促进了FeS2相的生成,使催化剂的活性提高。
   5.模拟焦炉煤气中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分步浸渍法制备的Fe-CoMo/TiO2-Al2O3催化剂在350℃时有机硫转化率大于99.9%,反应后气体中噻吩含量小于0.02 mg/m3,但甲烷化含量却上升至0.8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