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
【6h】

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

2.1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示范效应

2.2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引领效应

2.3 成为武汉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和指南

第3章 武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武汉产业体系现状

3.2 建设"两型社会"对武汉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3.3 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第4章 武汉产业技术体系

4.1 基础产业技术体系

4.2 传统产业技术体系

4.3 主导产业技术体系

4.4 新兴产业技术体系

第5章 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及路径

5.1 基础产业技术突破路径

5.2 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路径

5.3 主导产业技术优化路径

5.4 新兴产业技术培育路径

第6章 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

6.1 产业技术预测

6.2 关键产业技术选择

6.3 重点产业技术链梳理

6.4 关键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搭建

6.5 产业技术发展模式选择

第7章 产业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及措施

7.1 多层次人才体系及政策

7.2 多元化投入机制及政策

7.3 市场化成果推广及政策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新时期国家的一项根本性国策;促进中部崛起,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政府当前的重大举措。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的申报获批,武汉将被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前端,既要有效节约资源、保护好环境,又要做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正确选择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选择相适应的支柱产业,是关系到武汉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政策,整合科技资源,实现科技与需求对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认真探索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和引领路径,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教和产业优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把武汉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中部跨越引领功能,发挥全国示范带动作用。
  论文以武汉为研究对象,服务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对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1部分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表现为: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示范效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引领效应,武汉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和指南。第2部分武汉产业发展现状,揭示武汉产业体系现状,分析了建设“两型社会”对武汉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第3部分武汉产业技术体系现状,考察了武汉基础产业技术体系,传统产业技术体系,主导产业技术体系,新兴产业技术体系。第4部分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及路径。给出了武汉基础产业技术突破路径、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路径、主导产业技术优化路径、新兴产业技术培育路径。第6部分面向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产业技术预测、关键产业技术选择、重点产业技术链梳理、关键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搭建、产业技术发展模式选择等。第7部分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及措施,提出了武汉产业技术发展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及政策、多元化投入机制及政策、市场化成果推广及政策、社会化科技服务与中介政策、法制化科技成果保护及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