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理想与现实——孙中山《建国方略》城市规划思想研究
【6h】

理想与现实——孙中山《建国方略》城市规划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既往研究综述

1.6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6.1 主要结论

1.6.2 创新点

第2章 树立实业建国思想

2.1 产生背景——城市转型期

2.2 主要内容——城市近代化

2.3 理论发展——以《实业计划》为基础

2.3.1 《中央设计局规划战后国防经济建设》

2.3.2 《国父实业计划研究报告》

2.4 小结

第3章 《建国方略》城市规划理想内涵

3.1 国土开发与区域建设

3.1.1 铁路城市

3.1.2 港口城市

3.1.3 沿江内陆城市

3.2 城市改造与新城建设

3.2.1 城市改造

3.2.2 新城建设

3.3 小结

第4章 《实业计划》实践及其发展

4.1 上海

4.2 广州

4.3 南京

4.4 武汉

4.5 小结

第5章 《实业计划》城市规划思想评析

5.1 思想认识上的前瞻性

5.1.1 开阔的视野

5.1.2 创新的意识

5.2 实践意义上的可行性

5.2.1 多方收集资料,重视实践调查

5.2.2 主张运用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与科学技术

5.2.3 广泛听取意见,重视与专业人士的沟通

5.3 历史环境上的局限性

5.4 小结

第6章 启示与结语

6.1 启示

6.1.1 凸显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征

6.1.2 具有明显的区域规划特征

6.1.3 蕴含强烈的环境美化意识

6.1.4 体现和谐的人本理念思想

6.1.5 隐藏现代的城市规划制度

6.2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论文图表来源

附录2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九十多年前孙中山撰写的《建国方略》中所提出的如武汉三镇合一、工业城市、城市群建设、国际大都市、浦东开发、青藏铁路、广佛同城等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理想,今日已变成或正在成为现实,于此同时,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多以孙中山或是相关事件命名的马路、公园或建筑等,成为了一种城市文化,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也正是这些名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孙中山先生在全国各地的影响。
  论文通过解读《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介绍了因工业革命爆发产生的实业建国思想及建设城市近代化的实业内容,并对其以《实业计划》为基础的理论发展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它在工程建筑界的影响,以国父实业计划研究会的成立为代表,对理论著作中蕴含的城市规划思想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包括国土开发与区域建设(如铁路城市、港口城市、沿江内陆城市)、城市改造与新城建设(包括马路建设、市街建设、基础设施、公园建设等),从城市规划学的历史角度,分析了《建国方略》中所体现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规划体系及规划定位。他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学者,但《实业计划》中已含有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知识,论文通过列举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城市,对其“由设想到实践”发展过程的追踪,阐明了近代规划文化对后续规划的影响,进一步论证其城市规划思想的现实意义,从“思想认识上的前瞻性、实践应用上的可行性、历史环境上的局限性”三方面对其理想内涵进行了客观的评析。他具有开阔的视野与创新的意识,重视实践调查、主张运用先进的规划理论知识,强调与专业认识的沟通,并从中受到启示——凸显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规划特征、蕴含强烈的环境美化意识、体现和谐的人本理念思想、隐藏现代的城市规划制度,与今天的规划理论知识相吻合,有助于我们全面的认识其城市规划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拓展了孙中山思想研究的新视野,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特殊性以及孙中山思想对构建今日之城市规划发展体系的重要性与影响,用以正确指导我们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