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功能研究
【6h】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与新媒体载体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2.1.1 载体的含义与特征

2.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形态

2.2 新媒体载体

2.2.1 新媒体的定义

2.2.2 新媒体载体的主要特点

2.2.3 新媒体的分类与载体表现形式

2.3 新媒体载体的功能

2.3.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功能

2.3.2 促进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性功能

2.3.3 提高教育信息的实效性功能

2.4 新媒体载体与传统载体的关系

第3章 新媒体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3.1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3.1.1 搭建了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3.1.2 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3.1.3 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交渠道

3.1.4 提高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

3.2 新媒体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3.2.1 对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3.2.2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失范

3.2.3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主体的影响力

3.2.4 弱化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

3.2.5 增加了信息监控的难度

3.3 新媒体载体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3.3.1 对新媒体的教育资源开发不足

3.3.2 教育主体与客体自身媒体素养不高

3.3.3 鱼龙混杂的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3.3.4 高校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

第4章 优化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影响的思路

4.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应对新媒体的能力

4.1.1 增强自律意识,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4.1.2 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媒体素养

4.1.3 健全心理机制,保持健康心态

4.2 强化教育队伍的媒体素养

4.2.1 改变观念,适应新媒体

4.2.2 提高教育主体掌握新媒体的能力

4.3 利用新媒体载体抢占校园阵地

4.3.1 新旧载体嫁接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4.3.2 与时俱进打造校园新媒体教育平台

4.4 加强新媒体载体的监管制度建设

4.4.1 学校有关部门建立舆情监控的制度

4.4.2 加强新媒体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宣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我们被称之为信息化人群。特别是伴随着新媒体载体的出现,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提供巨大推动力的同时,许多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对我国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面临众多的挑战,怎样面对这些挑战?采取怎样的方法?这些都是应该重视和研究的紧迫课题。本文共分为四部分,来阐述新媒体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从这些方面阐述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第二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与新媒体载体介绍。本章主要介绍传统教育载体与新媒体载体,首先对高校载体进行全面阐述,包括定义、特征。指出了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传统载体的主要作用,另外分别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集中主要形态。随后对新媒体载体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其功能、特征与分类等等以及提出了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本章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对新媒体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多个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多方位的理论分析,找出形成这些消极作用的原因。
   第四章,优化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作用的思路。本章利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一些基本的理论,结合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和优势,提出了几种优化思路;坚持正确信念、提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媒介素养,加强监管等等。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