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乳菇菌丝纯培养及其分离物的DNA指纹研究
【6h】

松乳菇菌丝纯培养及其分离物的DNA指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菌根食用菌研究进展

1.1我国菌根食用菌的资源

1.2菌根菌形态学研究

1.3菌根食用菌营养及药用价值

1.4菌根真菌生理学研究

1.5分子标记在真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6菌根性食用菌的开发应用

2松乳菇研究进展

第二章松乳菇显微形态特征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子实体形态观察

2.2担子和担孢子形成过程及形态特征

2.3菌丝体锁状联合结构

3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松乳菇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松乳菇子实体

1.2松乳菇菌丝体

1.3子实体处理

1.4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1.5功能性成分测定

1.6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1.7粗多糖的提取

2结果与分析

2.1松乳菇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2.2松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功能性成分分析

2.3松乳菇子实体蛋白质氨基酸营养评价

2.4松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粗多糖含量的分析

3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松乳菇驯化分离与固体纯培养

1材料与方法

1.1松乳始的子实体

1.2培养基

1.3菌种的分离

1.4菌丝生长不同培养基实验

1.5菌丝生不同温度实验

1.6菌丝生长不同碳源实验

1.7菌丝生长不同氮源实验

1.8菌丝生长不同盐浓度实验

2结果与分析

2.1松乳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2.2不同地域的松乳菇菌种分离

2.3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4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5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6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7不同盐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松乳菇菌丝液体纯培养最优化工艺

1材料与方法

1.1松乳菇菌丝液体纯培养

1.2松乳菇菌丝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

2结果与分析

2.1松乳菇菌丝液体纯培养优化工艺

2.2松乳菇菌丝产胞外多糖发酵工艺

3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松乳菇分离物的DNA指纹鉴别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1.2 PCR试剂

1.3 DNA的制备与保存

1.4 PCR反应体系优化及RAPD引物筛选

1.5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DNA的浓度测定

2.2引物的筛选

2.3松乳菇子实体及其分离菌株的指纹图谱

2.4供试菌株的相似性系数及聚类图

3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松乳菇对马尾松苗木生长效应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种

1.2马尾松种子

1.3无菌马尾松种子的播种

1.4接种

1.5苗期管理

1.6菌根感染率调查

1.7苗木生长情况观察

2结果与分析

2.1松乳菇与马尾松苗木的菌根合成

2.2松乳菇对马尾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图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松乳菇(Laclarius deliciosus),又名美味松乳菇,系红乳菇科、乳菇属真菌.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可食用也可药用,被视为山中珍品,市场上十分走俏.它与马尾松共生,是一种菌根食用菌,因有特殊的生态条件、营养方式和子实体分化条件,目前尚不能人工栽培,市场供应全依赖于野生采集,由于市场紧缺,过度采伐,导致产地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产量逐渐减少.为保护食用菌资源的多样性,菌根食用菌的半人工栽培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半人工栽培的关键问题是生产出菌根化苗木,而生产菌根化苗木需要大量菌根真菌,故培养菌根食用菌菌丝体是开发利用菌根真菌的先决条件.该论文对松乳菇表型(phenotype),组织分离及菌丝固体纯培养,菌丝液体纯培养,分离物的DNA指纹鉴别以及纯培养物菌丝接种马尾松苗木合成菌根化苗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