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迷失与回归的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中追寻主题研究
【6h】

迷失与回归的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中追寻主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James Hilton and His Works

1.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Lost Shangri-La Within Shangri-La

2.1 Physical Presence in Shangri-la

2.1.1 Seemingly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way and Inhabitants

2.1.2 Disagreements between Conway and Mallinson

2.1.3 An Unrequited Love between Conway and Lo-Tsen

2.2 Spiritual Absence in Shangri-La

2.2.1 Conway’s Wander between Reality and Karakal

2.2.2 An Unrealistic Conversation between Conway and the High Lama

2.2.2 An Unrealistic Love between Conway and Lo-Tsen

Chapter Three:Regained Shangri-La Outside Shangri-La

3.1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Shangri-La Complex” out of Shangri-la

3.1.1 Mallinson’s Seduction Resulting in Conway’s Hesitation

3.1.2 The Misfortune Results among Conway,Lo-Tsen and Mallinson

3.2 Formation of “Shangri-La Complex” out of Shangri-La

3.2.1 A Reunion between Conway and His Old Friend

3.2.2 The Inner Voice---Conway’s Re-choice

3.3 Realization of “Shangri-La Complex” ---Regained Shangri-La

3.3.1 Realization of Conway’s Spiritual Home

3.2 Regaining of Conway’s Self-Identity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世外桃源”这一词最先源于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和平的理想国,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而对于西方人来说,最早了解“世外桃源”这一词是源于詹姆斯·希尔顿(JamesHilton)的《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他向世人描绘了一个自由,平等,忘乎时间的地方——香格里拉。至此,中国的世外桃源首次在世界上出现,并引起了香格里拉热,而且中国的形象深入人心。
  《消失的地平线》以四个人的对话开始,讲述的故事是:一架疏散平民从巴斯库尔到白沙瓦的飞机消失,但是当局对这个事件的报道少之又少。飞机上的四个人从此消失于世,他们是远东传教团的罗伯特·布林克洛小姐,美国人亨利·巴纳德,领事赫夫·康维和副领事查尔斯·马林森上尉。该小说主要描述男主人公康维(Conway)的心路历程。本论文以文本分析为主,挖掘其追寻主题,分析男主人公康维是如何走上追寻的道路,以及在追寻过程中遭遇的幸与不幸。此外,香格里拉情结的形成对他找回自我身份和精神家园起着重要作用。
  “追寻”一直都是西方文学的传统主题,也为西方作家们所喜爱。而现代作品中的追寻主题常常表现为英雄在慢慢长路上寻找迷失的自我,一种理想的自我身份的回归。主人公不再只是为外在的复杂社会现实而斗争,还要与自己的内在世界抗争。
  本论文分四章:
  第一章介绍詹姆斯·希尔顿和及其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詹姆斯·希尔顿的教育家庭背景和创作生涯,以及作品中主人公的原型,并简述相关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介绍主人公人在香格里拉,但精神迷失在香格里拉。一次偶然的意外,飞机上来自不同地方的四个人飞到了令人神往的香格里拉,而这四人在香格里拉发生了微妙的改变,特别是主人公的身心变化。该章会具体分析希尔顿笔下主人公在香格里拉的内心挣扎。
  第三章分析主人公人虽离开了香格里拉,自己的心却在香格里拉。当主人公选择离开香格里拉后,自己面对双重迷失—精神家园和自我身份的迷失,因此他形成了“香格里拉情结”。这种情结使主人公意识到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后却又追悔莫及的遗憾。开放式结局是小说的一大悬念而且让读者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而结尾处香格里拉消失于世也喻示着多重涵义。
  第四章评述香格里拉诞生的意义,即对于美好世界或脱离俗世的乌托邦的憧憬和追求。
  结论部分重申:香格里拉对世人造成很大的影响,许多人正走在寻找香格里拉的路上,并意识到精神的追寻才是真正获得自我的最佳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