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武昌区为例
【6h】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武昌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小学生家庭体育研究的背景

1.1.2 小学生家庭体育参与的意义

1.2 与本文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家庭体育的研究

1.2.2 国内家庭体育的研究

1.2.3 关于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综述

1.3 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家庭体育的参与度与认知度

2.2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的基本情况

2.2.1 小学生的性别分布情况

2.2.2 调查学生的健康状况

2.3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活动的条件

2.3.1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

2.3.2 家庭结构

2.3.3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

2.3.4 家长的职业状况

2.3.5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闲暇时家庭生活方式

2.4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家庭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2.4.1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体育参与的运动地点的选择

2.4.2 武汉市城区小学学生家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2.4.3 武汉市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活动活动的频率

2.4.4 武汉市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活动的时间段选择

2.4.5 武汉市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活动的时间的长短

2.4.6 武汉市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

2.4.7 武汉市小学生家庭体育参与的动因

第3章 影响武汉市小学生参与家庭体育的因素

3.1 体育环境对小学生参与家庭体育的影响

3.2 家庭内部因素

3.2.1 家长日常行为习惯的影响

3.3 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

第4章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开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4.1 武汉市中心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的开展情况与家长文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4.2 小学生家庭体育的开展与家长职业的相关性分析

4.3 小学生家庭体育的开展与家长参加体育活动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4.4 小学生家庭体育的开展与家长对体育参与的态度和认识的相关性分析

4.5 小学生家庭体育的开展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家长思想转变是根本

5.2.2 家长要善于挖掘孩子体育方面的潜能

5.2.3 加大宣传,做好组织建设的工作

5.2.4 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创造更好的家庭体育活动环境

5.2.5 加大对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开展的提供智力支持

5.2.6 加强家校联合机制的建立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日益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在提高。同样伴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环境下,人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很大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参加竞争的首要保证。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魄来源于长期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而言,牢固的体育观念是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的首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中往往片面强调学校在培养学生体育态度中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影响学生发展的另一重要教育因素:家庭的作用。然而,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往往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儿童及青少年阶段。家庭是人们接受社会化的最基本、最早的单位和场所,它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以及自身的素养,直接地教育着、影响着子女个性的形成,家庭社会化的结果将对个人的一生产生作用。而小学生家庭体育是课余体育锻炼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终身体育理念的深入,体育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家庭体育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小学生家庭体育的研究,对于推动家庭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体育社会学、逻辑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科学原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小学生开展家庭体育的观念、情况、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式、活动频率、参与动机、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武昌区的家庭结构主要以核心家庭为主,活动的组织形以“一家三口”为主来开展活动;
  (2)武昌区小学生家庭体育活动空间主要是家庭居室附近的,也有些家庭选择付费去健身场所进行家庭体育锻炼。其活动的空间的选择性不是很强,但是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3)家庭体育的活动时间和频率大都集中在每个星期两次,每次的锻炼时间30-60分钟左右,运动形式主要是以娱乐身心,休闲等一类的。
  (4)家庭体育的内容都比较具有趣味性,运动方式各有所长,但是竞技性不强。这离我国的体育人口(每周锻炼三次,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每次锻炼的强度在中等程度)的标准还有点欠缺,但是差距不是很大。从侧面上来讲,对于家庭体育的普及以及开展程度还有待提高。
  (5)小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的职业状况、家长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家长对小学生体育参与的态度、家庭的经济状况等小学生家庭体育的开展程度成密切相关。
  (6)我国的教育制度以及家长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家长对体育的关注度和热爱程度等,都会对小学生家庭体育参与造成一定的影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越全面,小学生参与体育的程度就越高。
  本文针对主要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家长要转变对孩子教育的观念;家长要善于挖掘孩子体育方面的潜能;加大家庭体育宣传,做好组织建设的工作;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创造更好的家庭体育活动环境;加大对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家校联合机制的建立。
  本研究无论是对小学生的体质问题,还是对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此研究将填补家庭体育研究在地域上的不足,也可对现阶段其它城市中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