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EPC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研究
【6h】

基于EPC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综述

2.1 EPC模式概述

2.2 SWOT分析法概述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项目管理理论

第3章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特征分析

3.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

3.2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分类及特点

第4章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EPC模式适应性分析

4.1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定位中的SWOT分析框架

4.2基于SWOT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EPC模式适应性分析

4.3基于SWOT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EPC模式适应性SWOT分析中各因素的交叉分析

4.4分析结论

第5章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EPC模式管理体系研究

5.1 EPC模式管理要素

5.2 EPC模式管理总体框架

5.3 EPC模式管理体系

5.4应用实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以建设高品质、宜居城镇为宗旨,以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为中心,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村居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础设施服务,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中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热潮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中国的基础设施需求缺口巨大,建设步伐却处在落后水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建设模式周期过长,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虽然EPC工程总承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引入中国,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EPC模式的运用由传统的石油化工行业逐渐扩大到电力工程、交通运输和供水工程,以及其他海港码头工程、输电线工程、景观生态工程、消防工程等领域,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领域探索推行EPC模式也须得结合中国国情,通过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加以支撑进行深入的研究。EPC作为一种总承包模式,其对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适应性还有待论证,如何建立基础设施建设EPC模式管理体系也须进一步探讨。
  在通过大量阅读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从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原则入手,对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项目的类别进行分析以及其特征加以说明。接着,对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入EPC模式的适应性加以分析,通过SWOT分析法对中国采用EPC模式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分析和因素交叉分析,总结EPC模式的适用范围。最后,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EPC建设模式进行研究,分析EPC项目管理模式的要素,结合建设全过程和九大知识管理体系,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EPC模式全过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内容:组织机构、目标控制的动态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并加以园区项目的应用实例用以佐证。
  通过研究基于EPC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强调中国EPC模式的适应性,拓宽了EPC模式应用的新领域,对中国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